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於變;《時雍》之美,故其人至於今和而不怒;有昌言、儆戒之訓,故其人至於今憂思而畏禍;有無為不言、垂衣裳之化,故其人至於今恬以愉。此堯之遺風也。」 吳子曰:「美矣,善矣,其蔑有加矣。夫儉則人用足而不淫,讓則遵分而進善其道不𩰚,謀則通於遠而周於事;和則仁之質,戒則義之實,恬以愉則安而久於其道也」 ,至乎哉!朱子論太行山之高處,平陽晉州蒲坂山之盡頭,堯舜所以都,其地磽瘠,人民朴陋儉嗇,惟堯舜能都之,後世大侈不能都矣。

《圖書編》,崇禮讓,多勇敢。

《河中志》:「虞夏治迹之所經行,夷齊清風之所漸染,宜乎有薰而善者,陶而化者。」

《隋文帝幸蒲州》,曰:「此邦衣服鮮麗,容止閒雅,良由仕宦之鄉,陶染成俗。」

《趙孟頫序》:「民淳而事簡,有虞氏之遺風存焉。」 《解梁志》:「平陽。按古虞芮之國,習俗崇禮讓之風。」 《一統志》:「絳州,晉霸之餘人,性剛悍,然勤稼穡,好積蓄。」

《一統志》:「霍州岳陽,堯都所在,其民勤且儉,猶有遺風焉。」

《郡志》:「隰州民性質直勁勇,能守而鮮亂,鄉多龐眉之老。」

《一統志》:「吉隰之地多山,其人性質朴信實。」 舊志:「吉州男務耕農,不事商賈,婦事蠶桑而不能紡織。婚姻死葬,鄰保相助。」

《平陽志》:「人好力田,喜雨,苦旱。」

《舊志》:「居不近市,女不向衢。士民有分,男女無雜。勇於納賦,恥於遊食。」

《解州志》:解俗奉上急公,竭力完正供獨先士夫,敬謹尚廉節,恥投刺于謁,曾無撓長吏權者,稱「淳厚易治。」

《山西通志》:「岳陽人民性質而朴素,財用節儉而不侈,文武鮮尚,商賈不通。」

《文獻通考》:「晉魏以來,文學盛興。閭里之間,習於程法。」

《府志》:「絳縣民,勤生業,尚義好儉。」

王似鶴《猗氏志》「猗,土瘠民貧,不商不賈。秀者為士,朴者為農。士雖嗜學,不廢耕耘。農急正供,難贍婦子賴天時以食地力。瞿瞿蹶蹶,終歲靡寧。即欲不儉,孰與為奢乎?特患無暇治禮,何患不中禮乎。」

《河津志》:河津水深土厚,俗尚勤朴,事農畝,無貿易,因貧就簡,尚有朴風。士大夫才學氣節,俱以王薛為宗。境鮮游惰之民,邑多貞節之婦。閨門嚴肅,翁婦避嫌,男不納贅,女不招壻,婦不閒遊,宅肆不相通,男女不貿易,此其所可尚者。但習沿尚鬼,未改殷俗,婚姻論財弗恤怨曠,此持政者之所當亟挽也。

《安邑志》:安邑質直無譎險,百姓淳朴,畏公盡力,南畝四鄉婦女織紝亦勤。惟是邑瀕鹺海,而闤闠之夫率趨於利。

《夏縣志》:淳朴而儉,力稼穡,知讀書。故房希《文學記》曰:「民皆向善而服勤,守儉而知義,有大禹之遺風。」

《浮山志》:「俗尚節儉,不事商賈,男耕女績,各執其功。重婚喪,惜廉恥,以官法不及為榮,以家事不治為辱。比閭親睦,有無相須,交際往來,一秉古禮。」

《垣曲志》:垣民淳厚,男勤耕,女勤織。大都垣為虞舜、商湯漸磨舊地。其崇節儉,敦孝友,厚葬祭,敬神明,急貢賦,惡淫風,畏刑辟,不諳商賈,不事華靡,耕讀漁樵,治生衣服器皿皆朴。其鄉之長老尤多厚重謹飭,仕進亦砥礪名節。婦人則修女事,慎內閑,洵有古之遺風焉。

《聞喜志》:「聞喜俗多節義,士夫不以宦勢驕人,男耕女織,質朴之風,猶然近古。」

《翼城志》:「翼水土深厚,其俗樸質,地多剛壤,其民武悍,有先王克儉之遺風,故其習纎嗇。」 然纎嗇在嗜利,嗜利必機巧生,機巧生必厚藏,厚藏不與驕奢期,而驕奢至矣。任俠故多慷慨,有奇節特操之士,亦必有武斷力競之徒,此其大抵也。冠禮久廢。

婚禮各處不同。大約《六禮》之中,僅存其四,問名、納采、「請期親迎」 而已。亦有不親迎者,張筵演劇,富家率以為常,無復古者婚不舉樂之意。親迎之日,擇親戚中年相若者一人,飾以俱往,名曰「伴郎。」 擇婦、擇壻,古人慎之。近時士大夫止重門第,議婚多不待男女之長。市井細民,甚有指腹割襟者,久生他故,或至速訟。

女家勒索聘禮,男家苛責妝奩。自《詩禮》舊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