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曲沃縣

黃帝廟 一在城中。正統間,里人掘地得古碑,上刻黃帝廟。其陰《贊文》曰:「道德巍巍,聲教溶溶;與天地久,億萬無窮。」 因立廟。一在喬山,周顯德中建。一在蒙城鎮,知縣劉璣建。洪洞、太平、絳州等處亦有廟。

濟瀆廟 一在東關,一在濟溪,一在城。元延祐中,邑人於濟源燒香,至老辭神曰:「今老不能再至。」 及抵家,行李中得一龜,神之而立廟。四月十八日祀之,會集商賈。

秦子令將軍廟 在秦村,有碑。

太子廟 ,在縣北十里。中有「荀息祠。」

介林廟 在河底村

殘苦廟 在縣西關。舊《志》云:介子推從重耳出亡,追者甚急,推以其子林代死。後重耳入晉,推妻並林妻尋推至此,聞焚死於綿山,二人投井而死。鄉人以為其情殘苦,立廟。後人訛傳為蠶姑廟。

臺駘祠 在縣西三十里臺神村。見《一統志》。晉恭世子祠 在城西南隅。世子死於新城,邑人立祠。見《一統志》。

李莊簡公祠 為禮部尚書李浩立。春秋有司致祭。

賈大司馬祠 在古南門外,為尚書賈漢復建。節烈祠 在縣治西,祀本縣烈女。

皇清康熙三十四年,知縣潘錦建。

翼城縣

丹朱廟 在丹山

唐叔虞廟 一在故城村,宋天聖間重修。一在剪桐坊,宋天聖六年建。

衛莊公廟 在廟下村。衛蒯瞶出奔翼,教民以桑麻之利,民為立廟。元大德八年重修。

介子推廟 在覆釜山。又夏縣、萬泉、絳縣俱有漢文帝廟 ,在感軍村東南。明嘉靖二十七年重修。

風雨神廟 在四望村,其神唐衛公李靖。按《逸史》云:靖微時,常山行民家寄宿,夜將半,一婦人持水瓶授之曰:「『天命行雨,煩子代之』。蒼頭牽青驄至,戒之曰:『子以水從馬騣下三滴即止,慎勿多也』。靖乘馬咆哮,從空而躍,靖連滴數十滴。明日一境大水。」 即此地。

喬澤廟 在灤池前,俗呼「灤將廟。」

慈聖太后廟 在城西馬仙莊,明崇禎間建。慈聖太后者,邑馬仙莊,李偉女也。少喪母,隨父客燕。穆宗在裕邸時,選為才人,後得幸,生神宗及潞王。穆宗崩,神宗即位,冊號慈聖皇太后。初,有識者過翼,覽《翔澮》之奇,以為有王者氣。已而后果貴。

潞公祠 在教諭宅西南。舊帝君祠,正德五年,提學陳鳳梧改祀潞公,文彥博有塑像碑存。何二將軍祠 :一在北門內大街東,一在東河下,順治七年,閤邑公建;一在南常村,餘鄉多有之。將軍姓何,諱斯盛,字際韶,秦之鎮番人也。少俠勇善射,嘗以邊功為明懷遠將軍,兄斯美令翼將軍省焉。是時姜瓖發難,四方應者以百數。翼東山煤傭安定國以燒香聚眾,聞「瓖變」 ,亦揭竿起,聚至數萬,擾亂曲翼間無寧晷。平水所治,皆為賊據,將軍繕墉練眾,身親枹鼓,百戰而以城免。會賊設伏以餌,戰於澮濱。賊徉北,將軍逐焉,忽馬仆墜於地,格𩰚不已,為賊所傷。邑人哀之,遍為立祠,歲時享祀不絕。時同難者有柳吉祥、王國寧、史養性、常進忠、蘇溜子、聶黑子、鄭奇、段大力、裴十樂、郝時禎、張康康、孔日進、燕小僧、李浪、馬化豸、周啟祥、楊國科、常洪灼、李沛然、姜倉倉、李芬、高管管、任成都、范國明、張付諭、侯康子二十六人。在城廟有按察王廷諫《碑記》。河下廟有教授王三輔《述略》,大中丞上官鉝撰。李侯祠 有二,一諱嵩,一諱士淳,俱在城西《趙侯祠 》諱堪,在衙道。

何侯祠 諱「斯美」 ,在鐘樓北。

汾西縣

姑射真人廟 又名「青山龍王」 ,西門外青山頂二處俱建,明洪武三年修。

百神廟 :在坂底村。毛公祠 東門內。

褒忠祠 學宮西,祀明保安知州閻生斗。城破遇害。事聞,誥贈太僕寺少卿。文曰:「惟爾政著循良,計周捍禦。賊氛突至,守禦彌堅。援絕力窮,捐軀殉節。裂膚最慘,死事軫傷。贈錄追褒。春秋祠祀,式陳俎豆。為治松楸,庶慰忠魂。尚其歆服。」 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