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7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二年,州守劉辰重修。明洪武五年,鎮撫孔顯因舊址重建。宣德五年,知州寇義、判官黎用顯增修。弘治十五年,知州吳大有復修。嘉靖三十三年,知州王道行、鄉官丁埏重修。萬曆八年,分守南汝道徐元氣、知州黃錫遷於內城南門之西。鄉宦丁垓、丁銑捐居宅為學基。自先師廟至櫺星門,皆其地。

皇清順治三年,「流寇餘孽劉二虎」攻城二十七日,城

守嚴急,軍士撤屋為薪,於是大殿而外,堂廡齋舍皆拆毀。順治十四年,知州馮九萬重修。康熙二十年,學正段維宸修。二十六年,知州宋嗣炎重修。

先師殿五楹 。殿前兩廡各九間,南為戟門三間。戟門東為義路,西為禮門,前為泮池,又前為櫺星門三座。又南舊鑿城開小南門以通文明之氣。城上東西各立文筆峰。明末因寇亂閉小南門,今止立照壁一座。櫺星門東西為騰蛟、起鳳坊,又東為聖域坊,西為賢關坊。

啟聖祠 在文廟東南

「敬一亭 」 「在啟聖祠南。」

名宦祠 在戟門東

鄉賢祠 :在戟門西。康熙三十三年,知州萬愫重建。

明倫堂 :初建於殿後東偏。崇禎六年,舉人丁之棟倡議改正。撫治鄖院蔣久儀、知州董應圭落成,內立臥碑二通。

尊經閣 在堂北。崇禎六年,知州董應圭、舉人丁之棟重修。康熙三十三年,知州萬愫重修。過化祠 在閣東。祀韓文公、寇萊公、范文正公。今圯。

遺芳祠 在閣西,祀鐵忠烈、李文達二公,今圯。《杏壇 》在閣東北,植文杏花卉,今廢。

奎星閣 在子城東南隅。

學正、訓導宅 在文廟後,明倫堂西,俱廢。大成書院 在東廡之東。知州夏忠建,今廢。韓文公書院 在州東南二里許。嘉靖間,參政劉漳遷於大西關,改今名。立三君子祠。郡人藍瑞記。知州趙沛重修,後廢。康熙二十一年,知州楊威盛重建。

社學 一在土城南門內,一在子城南門內,一在大西關,一在大東關,一在小東關,一在小西關,俱萬曆三十八年知州趙沛建,有碑「自記。」 一在子城南門內街西,崇禎六年南陽府通判韓煥建,有碑自記。今為民寄居。一在大東關街北,順治十六年知州陳良玉建。康熙二十八年知州趙德重修。

學田 郭北地一百八十畝,焦子河莊三百畝。知州潘庭楠置。

新野縣學 舊在子城外。元末兵毀。明洪武六年,主簿劉莊改建於今縣治東古子城內。成化六年,知縣趙濙、十三年知府段堅、同知任義重修。十九年教諭熊璉、弘治十年知縣宋𤥨,相繼增修。嘉靖十年教諭胡清重修。三十六年知縣吳承恩、隆慶六年知縣田應鳴增修。萬曆元年知縣李登重修。明末寇亂,多就傾圯。

皇清知縣汪永瑞建「明倫堂。」知縣崔誼之、教諭孫行。

恕、宋昌蔭、訓導甯象斗、杜永昌,修大殿、兩廡,建戟門,濬泮池,立名宦祠。康熙二十八年,知縣顏光是、教諭李皓、訓導常應經建東西序,為齋宿所。

先師殿 。殿前為東西廡前為戟門。戟門外東為

名宦祠西為鄉賢祠,前為櫺星門,門外為泮池。啟聖祠 在戟門東。

明倫堂 在大殿北

敬一亭 在明倫堂後。嘉靖九年,以教諭宅改建,內有臥碑。

尊經閣 在「敬一亭後。」 明知縣吳承恩建,今圯。射圃 舊在戟門西,久廢。

學門 舊在櫺星門東,明教諭熊璉改建於西。教諭、訓導宅 在文廟後,明倫堂東。

白水書院 在城北半里許。祀漢光武皇帝,以高密侯鄧禹、征羌侯來歙配。中建正殿,後為講堂。創始於明嘉靖辛卯分守南汝道劉公漳。嘉靖癸酉主簿午某,萬曆乙酉知縣孫明治、主簿安某,相繼增修。明末兵毀。康熙三十年,知縣顏光是重建。正殿五楹,門樓一座,週以牆垣,師儒以時肄習其中。

社學 一在政教坊西,一在官碾里,一在北門外,今廢。

內鄉縣學 在縣治東南。元大德八年,縣尹潘逵建。泰定、天曆間,監縣事孛羅答失、「知縣王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