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縣南五十里

二郎山 ,在確山縣西南二里,上有二郎廟。大儀山 ,在確山縣西南十五里。

月山 在確山縣西南五十里,上有月山寺。南泉山 ,在確山縣西十五里,綿延數千丈,中有南泉寺,多植牡丹,俗又稱牡丹寺。

中泉山 在確山縣西十里,中有中泉寺。北泉山 在確山縣西北十里,中有北泉寺。香山 在確山縣北四十里,上有香山寺。老君山 在確山縣南五十里,上有老君廟。二王坡 在確山縣四二十里。山勢偃蹇,中通一路,世傳「周世宗、宋太祖龍潛時曾經此。」 鳳凰山 在確山縣西四十里。

平頂山 在確山縣西四十里。

金頂山 在確山縣西四十五里。

峰子山 在確山縣西五十里,狀若駝峰。走馬嶺 ,在確山縣南五十里,上有平岡數里許,可以走馬。

瘦驢嶺 在確山縣西南。

鷹窩寨 ,在確山縣西南五十里。其山高險,止有一路,乃昔人避兵之處。

聯珠寨 ,在確山縣。其山蜿蜒數十里,與諸寨相接,若聯珠然。

石龍岡 在確山縣東六里。其石奮迅攢簇,形如龍甲。

獨山 ,在確山縣東南二十五里。山勢聯屬,其名各殊。

淮水 在確山縣南四十里。源出南陽唐縣之桐柏山,東南潛流三十里,東出大復山,東流入縣境,經真陽、信陽、羅山,至息縣東南合汝水,東注固始朱皋鎮。出境又南合淝水、渦水,納沂、泗水入海。《禹貢》所云「導淮自桐柏」 也。

黑河 在確山縣北門外。源出秀山,東流入汝。楊村河 在確山縣北十里,東流入三里河。黃酉河 在確山縣北三十里。源出樂山,東流至汝陽,曰「斷濟河」 ,下流即練江也。

淇河 在確山縣東南三十五里。源出橫山,東流入汝。

十里河 在確山縣南十里。源出大儀山,東流入汝。

溱河 在確山縣南三十里。源出桐柏山下,東流至汝陽。詳見《汝陽山川》。

孔家河 在確山縣西三里。

竹溝河 在確山縣西六十里。

毛城河 在確山縣東南三十里。

南泉 在確山縣西十五里。

中泉 在確山縣西十里。

北泉 在確山縣西北十里,樂、秀二山之間,泉水湧出,作蓮花狀。宋曹庠、魏著、夏侯沖、賀填常隱於此。

沙河 在確山縣南四十五里,一名吳寨河,源出桐柏山,東流合三里河入汝水。按:《明一統志》云云,今《府志》不載。

真陽縣

橫山 ,在真陽縣西四十里。

「南龍岡 」 ,在真陽縣南三里,勢甚高峻。

滇水 ,在真陽縣,源出縣西王家衝,經縣南一里,東入汝。漢時置滇陽縣,以此水得名。

汝水 縣東北七十里。詳見《汝陽山川》。

汶水 ,在真陽縣北三十里,自青龍陂流入汝,今稱「汶口。」

淮水 ,在真陽縣南九十里。

閭河 在真陽縣南二十五里。源出確山縣高皇陂,東流入撞陂港,經柳寨寺西入淮。

清水港河 在縣南四十里。自確山縣橫山發源,通板橋河,東入淮。

彭家河 縣南十二里,通閭河,東入淮。

塘下溝河 縣北二十三里。自確山縣金牛山發源,通淇河,經縣北,東入汝。

光州

車谷山 ,在光州南七十里,群山擁抱,前後左右清流縈繞。

鳳凰山 在光州東七里。

浦口岡 在光州西二十五里。按二山實為州之左右翼,長嶺蟠踞,勢若臥龍。

南岳山 ,在光州南三十里,東亙高岡一帶,有水北流。按《水經》,「淠水入弋陽南岳山,北流入淮。」

《圖經》
謂之白露水

彭山 在光州東南七十里,俗名「磚塔岡。」 中有九子巖、三教洞,下有小川百折通小商河。上有古塔,相傳有姑嫂二人,一夕造成,後皆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