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對,信旛五對,政平訟理旛一對,龍頭竿五對,朱雀 幢一,元武幢一,青龍幢一,白虎幢一,豹尾二對,羽葆 幢五對,御仗一對。」新增

班劍司:「班劍三對,儀刀三對,吾杖三對,立瓜三對,臥 瓜三對,御仗一對。」《新增》。

斧鉞司:「金盆罐一副,金交椅一把,金腳踏一箇,紅紗 燈三對,紅紙燈三對,魫燈三對,骨朵三對,金鉞三對, 金燈三對,單龍戟三對,雙龍戟三對。」

戈戟司儀。鍠氅十對。戈氅十對,戟氅十對。御仗一對。 新增

弓矢司,「盔甲一百副,弓矢一百副,刀一百把,盾一百 面。」

馴馬司金鞍錦韉馬三十疋。上中所、上左所、上右所、 上前所、上後所、中後所、親軍所各所官,分管力士及 軍匠。其侍衛將軍、千百戶、總旗等,于中後所支俸食 糧。凡文移用上中所印信。

馴象所,本所官領本衛軍奴養象,以備朝會陳列及 駕輦馱寶之用。

凡大祀,用象三十一隻。大明門象二隻。長安左右門 象四隻。正陽橋象二隻。正陽牌坊迤南,東西街象二 隻。西天門裏外象四隻。南天門象二隻。東天門象二 隻。北天門象二隻。齋宮各門象六隻。「寶匣」象一隻。「玉 輅輦」象二隻。「大輅」輦象二隻。

凡聖節、正旦、冬至三大朝會,用象三十隻。寶匣象一 隻。玉輅輦象二隻。大輅輦象二隻。奉天門前象四隻。 東西角門前象四隻。午門象六隻。端門象四隻。承天 門象四隻。長安左右門象四隻

凡享太廟、用象十隻。例於承天門內

凡常朝用象六隻、例於午門前

旗手衛,掌大駕金鼓旗纛,統領隨駕力士及宿衛等 事。「肅」字旗一面,《工靖》字旗一面,金鼓旗一對,北斗旗一 面,日旗一面,月旗一面,雲旗一面,雨旗一面,雷旗一 面,風旗一面,木星旗一面,火星旗一面,土星旗一面, 金星旗一面,水星旗一面,青龍旗一面,朱雀旗一面, 《白虎》旗一面,《元武》旗一面,《角宿》旗一面,《亢宿》旗一面, 氐宿旗一面,《房宿》旗一面,《心宿》旗一面,尾宿旗一面, 《箕宿》旗一面,《斗宿》旗一面,牛宿旗一面,女宿旗一面, 《虛宿》旗一面,危宿旗一面,室宿旗一面,《璧宿》旗一面, 《奎》宿旗一面,婁宿旗一面,胃宿旗一面,昴宿旗一面, 畢宿旗一面,《觜》宿旗一面,參宿旗一面,井宿旗一面, 《鬼》宿旗一面,柳宿旗一面,星宿旗一面,《張宿》旗一面, 《翼宿》旗一面,《軫宿》旗一面,《中嶽》旗一面,《東嶽》旗一面, 《南嶽》旗一面,《西嶽》旗一面,《北嶽》旗一面,江旗一面,河 旗一面,淮旗一面,濟旗一面,《天鹿》旗一面,《天馬》旗一 面,鸞旗一面,麟旗一面,《白澤》旗一面,熊旗一面,羆旗 一面,紅纛一對,皂纛一對,《金龍畫角》二十四枝,小銅 角一對,大銅角一對。鼓四十八面。金四面。鉦四面。杖 鼓四箇。笛四管,板四串。門旗四對。黃旗四十面。金龍 旗十二面。紅節一對。纓頭一箇。豹尾一箇

凡聖節、正旦、冬至三大朝會、本衛官先期於御前奏 請金鼓旗纛擺列。遇郊祀等項車駕出入、則陳於錦 衣衛鹵簿之前。每歲六月六日、照例奏請曬晾。 凡每月朔朢日,神機營提督官請祭神旗、本衛遣官 軍於午門樓上迎請導從至教場。祭畢迎回、仍如法 置放

凡每歲仲秋、祭旗纛之神。本衛掌印官行禮。祭畢復 命

凡鐘鼓樓鐘鼓、每夜遣軍人依時撞擊、以憑巡警

太祖洪武二年設親軍都尉府統儀鑾司

按《明會典》:「錦衣衛本儀鑾司。國初,設拱衛司,領校尉, 隸都督府。洪武二年,定為親軍都尉府,統中、左、右、前 後五衛軍士,而儀鑾司隸焉。」

洪武十五年、始改儀鑾司為《錦衣衛》、鎮撫司十四所 等職

按《明會典》,「十五年,罷親軍都尉府及拱衛司,置錦衣 衛,統軍與諸衛同。所屬有南北鎮撫司十四所,所隸 又有將軍、力士、校尉人等。其職掌直駕、侍衛、巡察捕 緝等事。恩功寄祿無常員,恆以都指揮、都督統之。永 樂定都後,照例開設,雖職事仍舊,而任遇漸加,視諸 衛獨重焉。」

洪武十八年、「陞旗手千戶所為旗手衛。」

按《明會典》:「國初置旗手千戶所,十八年,陞為衛。 洪武二十年,革鎮撫司,焚錦衣衛搒掠之具。」

按:《明會典》:「十五年,設鎮撫司,二十年革。燒燬本衛刑 具,獄囚盡送刑部審理。」

洪武二十六年,又申鎮撫司「《鞫刑》之禁。」

按《明會典》云云。

成祖永樂 年復設錦衣衛掌問刑名官

按《明會典》:「永樂間復設,掌問理本衛刑名,兼理軍匠, 是為南鎮撫司。其北鎮撫司本添設,專理詔獄。」

英宗正統 年定錦衣衛及鎮撫司皂隸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