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屬,隸門下省。

按:《隋書百官志》:「太常寺,統太醫署,置令二人,丞一人。 有主藥二人,醫師二百人,藥園師二人,醫博士二人, 助教二人,按摩博士二人,祝禁博士二人。」

門下省統城門尚食、尚藥、符璽、御府、殿內等六局。尚 食局,典御二人,直長四人,食醫四人,尚藥局,典御二 人,侍御醫、直長各四人,醫師四十人。 尚藥、典御為 正五品,御醫為正七品上階,尚藥直長為正七品,太 醫署令為從八品上階,尚醫局丞為正九品,太醫署 丞為從九品上階。

煬帝大業三年太常寺太醫署置醫監而以食醫尚藥等員屬殿內省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百官志》,「煬帝即位,多所 改革。三年定令,分門下、太僕二司,取殿內監名,以為 殿內省,統尚食、尚藥局,各置奉御二人,正五品,皆置 直長以貳之。正七品」,尚食直長六人,又有食醫員。尚 藥直長四人,又有侍御醫、司醫醫佐員。太常寺太醫, 又置醫監五人,正十人。

唐以侍御、尚醫及尚食局食醫、尚藥局奉御等職屬 殿中省,而太常寺有「太醫署」,以令、丞統四博士,教諸 醫而考課之。

按《唐書百官志》:「太常寺總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 廩犧、諸祠廟等署。太醫署令二人,從七品下;丞二人, 醫監四人,並從八品下;醫正八人,從九品下。令掌醫 療之法,其屬有四:一曰醫師,二曰針師,三曰按摩師, 四曰咒禁師。皆教以博士,考試登用,如國子監醫師、 醫正、醫工療病,書其全之多少為考課,歲給藥以防 民疾。」凡陵寢廟皆儲以藥,尚藥、太常醫各一人受之。 宮人患坊有藥庫,監門蒞出給;醫師、醫監、醫正番別 一人蒞坊。凡課藥之州,置採藥師一人。京師以良田 為園,庶人十六以上為藥園生,業成者為師。凡藥,辨 其所出,擇其良者進焉。

有府二人,史四人,主藥八人,藥童二十四人,藥園師二人,藥園生八人,掌固四人,醫師二十人,醫工百人,醫生四十人,典藥一人,針工三十人,針生二十人,按摩工五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咒禁師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

醫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從九品上。掌教授 諸生以《本草》、「《甲乙》《脈經》」分而為業:一曰體療,二曰瘡 腫,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齒,五曰角法。

針博士一人,從八品上;助教一人,針師十人,並從九 品下。掌教針生,以經脈孔穴,教如醫生。

「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師四人」,並從九品下。常教導引 之法,以除疾,損傷折跌者正之。

《咒禁》博士一人,從九品下。掌教咒禁祓除為厲者,齋 戒以受焉。

殿中省,其屬有六局:曰「尚食、尚藥、尚衣、尚乘、尚舍、尚 輦、侍御、尚醫」二人,正六品上;尚食局,食醫八人,正九 品下;尚藥局,奉御二人,正五品下;直長二人,正七品 上。掌和御藥診視。凡藥供御,中書、門下長官及諸衛 上將軍各一人與監奉御蒞之。藥成,藥佐以上先嘗, 疏本方具歲月日,蒞者署奏。餌日,奉御先嘗,殿中監 次之,皇太子又次之,然後進御。太常每季閱送上藥 而還。其朽腐者,左右羽林軍給藥,飛騎萬騎,病者頒 焉。

龍朔二年,改尚藥局曰「奉醫局。」有按摩師四人,咒禁師四人,書令史二人,書吏四人,直官十人,主藥十二人,藥童三十人,合口脂匠二人,掌固四人,

侍御醫四人,從六品上。掌供奉診候。司醫五人,正八 品下;醫佐十人,正九品下。掌療眾疾。

皆貞觀中置。

遼設「太醫局」,有使、副使等員。

按《遼史百官志》:「太祖神冊六年,詔正班爵。至於太宗, 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國制簡朴,漢制則沿名之風固存也。」

北面局官。

太醫局使。

太醫局副使。

獸醫局有四局:「都林牙。」

宋設太醫局,仍統於太常,置丞、教授等職,而殿中、太 府兩寺,亦設尚醫等局醫官。

按《宋史職官志》:「太常寺,太醫局,有丞,有教授,有九科 醫生,額三百人。歲終則會其全失而定其賞罰。」

太醫𡱈,熙寧九年置,以知制誥熊本提舉,大理寺丞單驤管幹。後詔勿隸太常寺,置提舉一、判局二。「判局選知醫事者為之。科置教授一,選翰林醫官以下與上等學生及在外良醫為之。學生常以春試取合格者三百人為額。」太學、律學、武學生,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