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校尉皆武帝置,今省之。

建武九年春三月辛亥,初致青巾左校尉官。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云云。

建武十五年夏六月庚午,復致《屯騎》《長水》、射聲三校 尉官,改青巾左校尉為「越騎校尉。」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云云。

桓帝延熹五年詔減虎賁羽林冬衣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延熹五年「秋八月庚子,詔減虎 賁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奉,勿與冬衣。」

按《東觀記》曰:「以京師水旱疫病,帑藏空虛,虎賁、羽林不任事者,住寺減半。奉。」據此,謂簡選疲弱不勝軍事者,留住寺也。

靈帝中平五年秋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

樂資《山陽公載記》曰:「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尉校。」凡八校尉,皆統於蹇碩。

晉以光祿勳、衛尉皆為列卿,統宿衛武賁郎將之屬, 而領護諸將軍爾各統軍校以備宿衛。

按:《晉書職官志》:「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 宗正、大司農、少府、將作大匠、太后三卿、大長秋,皆為 列卿,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員。」

光祿勳,統武賁中郎將、羽林郎將、冗從僕射、羽林左 監、五官左右中郎將、東園匠、太官御府、守宮、黃門、掖 庭、清商、華林園、暴室等令。哀帝興寧二年,省光祿勳, 并司徒。孝武寧康元年復置。

衛尉,「統武庫、公車、衛士、諸冶等令,左右都候,南北東 西督,治掾。」及渡江,省衛尉。

中領軍將軍,魏官也。漢建安四年,魏武丞相府自置。 及拔漢中,以曹休為中領軍。文帝踐祚,始置領軍將 軍,以曹休為之,主五校、中壘、武衛等三營。武帝初省, 使中軍將軍羊祜統二衛、前後左右驍衛等營,即領 軍之任也。懷帝永嘉中,改中軍曰中領軍。永昌元年, 改曰「北中軍候」,尋復為領軍。成帝世,復為中候,尋復 為領軍。

護軍將軍,案:本秦護軍都尉官也,漢因之。高祖以陳 平為護軍中尉,武帝復以為護軍都尉,屬大司馬。魏 武為相,以韓浩為護軍,史奐為領軍,非漢官也。建安 十二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置長史、司 馬。魏初因置護軍將軍,主武官選隸領軍,晉世則不 隸也。元帝永昌元年,省護軍并領軍。明帝太寧二年, 復置領、護,各領營兵。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別領營,總 統二衛、驍騎、材官。諸營,護軍猶別有營也,資重者為 「領軍護軍,資輕者為中領軍。」中護軍屬官有長史、司 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軍,則置參軍。

「左右衛將軍」,案文帝初置中衛,及魏武帝受命,分為 左右衛,以羊琇為左,趙序為右,並置長史、司馬、功曹、 主簿員。江左罷長史。

「驍騎將軍」、遊擊將軍,並漢雜號將軍也,魏置為中軍。 及晉以領護、左右衛、驍騎、遊擊為六軍。

左右前後軍將軍。案魏明帝時有左軍,則「左軍」魏官 也,至晉不改。武帝初又置前軍、右軍,泰始八年又置 後軍,是為四軍。

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等校尉,是為五校,並漢官 也。魏、晉逮於江左,猶領營兵,並置司馬、功曹、主簿。後 省左軍、右軍、前軍、後軍為鎮衛軍,其左右營校尉自 如舊,皆中領軍統之。二衛始置前驅、由基、彊弩為三 部司馬,各置督史。左衛熊渠武賁,右衛佽飛武賁,二 衛各五部督,其命,中武賁、驍騎、遊擊各領之。又置武 賁、羽林、上騎、異力四部,并命中為五督。其衛、鎮四軍 如五校,各置千人。更制「殿中將軍、中郎、校尉、司馬」,此 驍騎持椎斧武賁,分屬二衛尉,中武賁持披冗從,羽 林馬常從人數各有差。武帝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 朝廷清望之士居之。先是,陳勰為文帝所待,特有才 用,明解軍令。帝為晉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後,令 勰受諸葛亮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標幟之 制,勰悉闇練之。遂以勰為殿中典兵中郎將,遷將軍。 久之,武帝每出入,勰持白獸幡在乘輿左右,鹵簿陳 列齊肅。太康末,武帝常出射雉,勰時已為都水使者, 散從車駕,逼暗乃還。漏已盡,當合函停乘輿,良久不 得合,乃詔勰合之。勰舉白獸幡指麾,須臾之間而函 成,皆謝勰閑解,甚為武帝所任。

宋仍以光祿勳統諸郎將、衛尉,掌諸屯兵,而領軍、護 軍、諸將軍及校尉亦主掌禁衛。

按《宋書百官志》:「光祿勳一人,丞一人。光,明也。祿,爵也。 勳,功也。」秦曰郎中令,漢因之。漢武太初元年,更名光 祿勳,掌三署郎郎執戟衛宮殿門戶,光祿勳居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