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夫,並中二千石;左右衛將軍,二千石;太后衛尉卿、 衛尉、光祿寺卿,中二千石,品第三,左右驍騎、左右游 擊等將軍,二千石;朱衣直閤雲騎、游騎將軍,太中中 散大夫,千石,品第四;前左右後軍將軍,左右中郎將」, 千石,品第五。步兵、射聲、長水、越騎、屯騎五校尉,千石, 品第六。奉車、駙馬都尉、武賁中郎將、羽林監、冗從僕 射、領護軍長史、司馬,並六百石,品第七。積射、強弩、武 衛等將軍、公車令,並六百石。武騎常侍,依減秩例。六 百石。左右衛司馬,不言秩、品第八。左右二衛、殿中將 軍,不言秩、品第九。

北魏

道武帝登國元年以都統長領殿內兵而幢將員主三郎衛士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按《官氏志》:「太祖登國元年, 置都統長,又置幢將及外朝大人官。其都統長領殿 內之兵,直王宮。幢將員六人,主三郎衛士直宿禁中 者。自侍中已下,中散已上,皆統之。外朝大人,無常員, 主受詔命。外使出入禁中,國有大喪大禮,皆與參知, 隨所典焉。」

天興元年十二月置散騎常侍待詔管官其常侍待詔侍直左右出入王命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按《官氏志》云云。

天興三年十月,置長德官。長德職比中散大夫,無常 員。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按《官氏志》云云。

天興四年七月罷匈奴中郎將官令諸部護軍皆屬 大將軍府。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按《官氏志》云云。

天賜四年五月增置侍官侍直左右出內詔命取八國良家代郡上谷廣甯雁門四郡民中年長有器望者充之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按《官氏志》云云。

明元帝永興元年十一月置騏驎官四十人宿直殿省比常侍侍郎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官氏志》云云。

孝文帝太和四年省二部內部幢將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官氏志》云云。

北齊

北齊「衛尉寺掌禁衛,而領軍將軍領諸衛府將軍及 護軍將軍,兼掌禁衛扈從。」

按:《隋書百官志》:「後齊制官,多循後魏,衛尉寺置卿、少 卿、丞各一人,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掌禁衛甲 兵。統城門寺,置校尉二人,以司其職,掌宮殿城門并 諸倉庫管籥等事,又領公車、武庫、衛士等署令。武庫 又有修故局丞。」

領軍府,將軍一人,掌禁衛宮掖,朱華閤外,凡守衛官 皆主之。輿駕出入,督攝仗衛。中領軍亦同。有長史、司 馬、功曹、五官、主簿、錄事,釐其府事。又領左右衛、領左 右等府。

左右衛府將軍各一人,掌左右廂所主,朱《華閤》以外, 各武衛將軍二人貳之。皆有司馬、功曹、主簿、錄事,釐 其府事。其御仗屬官,有御仗正副都督、御仗五職,御 仗等員。其直盪屬官,有直盪正副都督、直入正副都 督,勳武前鋒正副都督、勳武前鋒五藏等員。直衛屬 官,有直衛正副都督、翊衛正副都督、前鋒正副都督 等員。直突屬官有直突都督,勳武前鋒散都督等員。 直閤屬宮有朱衣直閤、直閤將軍,直寢、直齊、直後之 屬。又有武騎、雲騎將軍各一人,驍騎、遊擊前後左右 等四軍將軍,左右中郎將各五人,步兵、越騎、射聲、屯 騎、長水等校尉,奉車都尉等各十人,武賁中郎將、羽 林監各十五人,冗從僕射三十人,騎都尉,六十人。積 弩、積射、強弩等將軍及武騎常侍各二十五人。殿中 將軍,五十人,員外將軍,一百人。殿中司馬督五十人, 員外司馬督一百人。

領左右府,有「領左右將軍」、「領千牛備身。」又有左右備 身正副都督、左右備身五職、左右備身員。又有刀劍 備身正副都督、刀劍備身五職、「刀劍備身員。」又有備 身正副都督、備身五職員。

護軍府,將軍一人,掌四中關津。輿駕出則護駕。中護 軍亦同,有長史、司馬、功曹、五官、主簿、錄事,釐其府事。 其屬官,東西南北四中府皆統之。四府各中郎將一 人,長史、司馬、錄事參軍,統府錄事各一人。又有統府 直兵及功曹、倉曹、中兵、外兵、騎兵、長流、城局等參軍 各一人,法、田、鎧等曹行參軍各一人。又領諸關尉、津 尉。

北周

北周仍置諸將軍、郎將之屬,而左右宮伯及左右諸 侍、左右武伯、虎賁六率皆掌禁衛。

按《周書盧辯傳》:「前後將軍、左右將軍,正七命。左右中 郎將,六命;奉車奉騎等都尉,五命;武騎常侍侍郎,三 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