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0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將士莫不哀憤。北受幽州刺史劉靈助節度,共為影 響。俄而靈助被殺,屬高祖出山東,揚聲來討,眾情莫 不惶懼。乾謂其徒曰:「吾聞高晉州雄略蓋世,其志不 居人下。且爾朱無道,殺主虐民,正是英雄效義之會 也。今日之來,必有深計,吾當輕馬奉迎,密參意旨。諸 君但勿憂懼,聽我一行。」乾乃將十數騎,於關口迎謁。 乾既曉達時機,閑習世事,言辭慷慨,雅合深旨。高祖 大加賞重,仍同帳寢宿。時高祖雖內有遠圖,而外跡 未見。爾朱羽生為殷州刺史,高祖密遣李元忠舉兵 逼其城,令乾率眾偽往救之。乾遂輕騎入見羽生,與 指畫軍計。羽生與乾俱出,因擒之,遂平殷州。又共定 策,推立中興,拜乾侍中、司空。先是,信都草刱,軍國權 輿,乾遭喪,不得終制。及武帝立,天下初定,乾乃表請 解職,行三年之禮。詔聽解,侍中、司空如故,封長樂郡 公,邑一千戶。乾雖求退,不謂便見從許。既去內侍,朝 廷罕所關知,居常怏怏。武帝將貳於高祖,望乾為己 用,會於華林園,讌罷獨留。乾謂之曰:「司空奕世忠良, 今日復建殊效,相與雖則君臣,實亦義同兄弟,宜共 立盟約,以敦情契。」殷勤逼之,乾對曰:「臣世奉朝廷,遇 荷殊寵,以身許國,何敢有貳。」乾雖有此對,然非其本 心,事出倉卒,又不謂武帝便有異圖,遂不固辭,而不 啟高祖。及武帝置部曲,乾乃私謂所親曰:「主上不親 勳賢,而招集群豎,數遣元士弼、王思政往來關西,與 賀拔岳計議,又出賀拔勝為荊州刺史。外示疏忌,實 欲樹黨,令其兄弟相近,冀據有西方,禍難將作,必及 於我。」乃密啟高祖。高祖召乾詣并州,面論時事,乾因 勸高祖以受魏禪,高祖以袖掩其口曰:「勿妄言!今啟 司空,復為侍中」,門下之事,一以相委。高祖屢啟詔書, 竟不施行。乾以頻請不遂,知變難將起,密啟高祖,求 為徐州。乃除使持節、都督三徐諸軍事、開府儀同三 司、徐州刺史,指期將發。而帝知乾泄漏前事,乃詔高 祖云:「曾與乾邕私有盟約,今復反覆兩端。」高祖便取 乾前後數啟論時事者,遣使封送武帝。帝召乾邕示 之,禁於門下省對。高祖使人責乾前後之失,乾曰:「臣 以身奉國,義盡忠貞。陛下既立異圖,而乃云臣反覆, 以匹夫加諸罪,尚或難免,況人主推惡,復何逃命?欲 加之罪,其無辭乎!功大身危,自古然也。若死而有知, 庶無負莊帝。」遂賜死,時年三十七。乾臨死神色不變, 見者莫不嘆惜焉。時武衛將軍元整監刑,謂乾曰:「願 有書及家人乎?」乾曰:「吾兄弟分張,各在異處,今日之 事,想無全者。兒子既小,未有所識,亦恐巢傾卵破,夫 欲何言。」後高祖討斛斯椿等,次盟津,謂乾弟昂曰:「若 早用司空之策,豈有今日之舉也。」天平初,贈使持節、 都督冀定滄瀛幽齊徐青光兗十州軍事、太師、錄尚 書事、冀州刺史,諡曰「文昭。」長子繼叔襲。

高昂

按《北齊書高乾傳》:「昂字敖曹,乾第三弟。幼稚時,便有 壯氣,長而俶黨,膽力過人,龍眉豹頸,姿體雄異。其父 為求嚴師,令加捶撻。昂不遵師訓,專事馳騁,每言:『男 兒當橫行天下,自取富貴,誰能端坐讀書作老博士 也?與兄乾數為劫掠,州縣莫能窮治。招聚劍客,家資 傾盡,鄉閭畏之,無敢違迕。父翼常謂人曰:『此兒不滅 我族,當大吾門,不直為州豪也』』。」建義初,兄弟共舉兵。 既而奉旨散眾,仍除通直散騎侍郎,封武城縣伯,邑 五百戶。乾解官歸,與昂俱在鄉里,陰養壯士。爾朱榮 聞而惡之,密令刺史元仲宗誘執昂,送於晉陽永安。 永榮入洛,以昂自隨,禁於駝牛署。既而榮死,魏莊帝 即引見勞勉之。時爾朱世隆還逼宮闕,帝親臨大夏 門指麾處分。昂既免縲絏,被甲橫戈,志凌勍敵,乃與 其從子長命等推鋒徑進,所向披靡。帝及觀者,莫不 壯之,即除直閤將軍,賜帛千疋。昂以寇難尚繁,非一 夫所濟,乃請還本鄉,招集部曲。仍除通直郎常侍,加 平北將軍。所在義勇,競來投赴。尋值京師不守,遂與 父兄據信都起義。殷州刺史爾朱羽生潛軍來襲,奄 至城下。昂不暇擐甲,將十餘騎馳之,羽生退走,人情 遂定。後廢帝立,除使持節、冀州刺史,以終其身。仍為 大都督,率眾從高祖破爾朱兆於廣阿。及平鄴,別率 所部領黎陽。又隨高祖討爾朱兆於韓陵。昂自領鄉 人部曲王桃湯、東方老、呼延族等三千人。高祖曰:「高 都督純將漢兒,恐不濟事。今當割鮮卑兵千餘人,共 相參雜,於意如何?」昂對曰:「敖曹所將部曲,練習已久, 前後戰鬥,不減鮮卑。今若雜之,情不相合,勝則爭功, 退則推罪。願自領漢軍,不煩更配。」高祖然之。及戰,高 祖不利,軍小卻,兆等方乘之,高嶽、韓匈奴等以五百 騎衝其前,斛律敦收散卒躡其後,昂與蔡儁以千騎 自栗園出,橫擊兆軍,兆眾由是大敗。是日微昂等,高 祖幾殆。太昌初,始之冀州。尋加侍中、開府,進爵為侯, 邑七百戶。兄乾被殺,乃將十餘騎奔晉陽,歸於高祖。 及斛斯椿釁起,高祖南討,令昂為前驅,武帝西遁。昂 率五百騎倍道兼行,至於崤、陝,不及而還。尋行豫州 刺史,仍討三荊諸州不附者,並平之。天平初,除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