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賢,竟以禍宋。為輔臣者,可不鑒於此哉!」其意以陰諷 李廷機。廷機大恚,疏辨曰:「人才起用,臣等不惟不敢 干至尊之權,亦何敢侵吏部職。」士昌見疏,復貽書規 之,廷機益不悅,然帝尚未有意罪士昌也。會朱賡亦 疏辨如廷機指。帝乃下士昌疏,命罪之。吏部侍郎楊 時喬、副都御史詹沂請薄罰,不許。詔鐫三秩為廣西 僉事。御史宋燾論救,復詆一貫刺廷機。帝益怒,謫燾 平定判官,再謫士昌興安典史。士昌好學,勵名檢,居 恆憤時疾俗,欲以身輓之。故雖居散僚,數有論建,竟 齟齬以終。士昌謫之。明年,禮部主事鄭振先劾賡等 大罪十二,言:「自一貫鑿奸相未有之竅,至今日愈出 愈奇,笑李林甫、盧杞、秦檜之拙。古權奸肆毒止一身, 今乃有過去、未來、見在三身。一貫在位,錫爵為過去, 賡為未來。一貫去位,賡為見在,廷機為未來。今賡與 廷機皆為見在,錫爵又以過去為未來。」亦鐫三秩,調 邊方用。天啟初,贈士昌太常少卿。

呂坤

按《明外史》本傳:「坤字叔簡,寧陵人。萬曆二年進士。為 襄垣知縣,有異政,調大同,徵授戶部主事,歷郎中,遷 山東參政,山西按察使,陝西右布政使。擢右僉都御 史,巡撫山西。居三年,召為左僉都御史,歷刑部左右 侍郎。二十五年五月,疏陳天下安危,其略曰:『竊見元 旦以來,天氣昏黃,日光黯淡,占者以為亂徵。今天下 之勢,亂象已形而亂勢未動;天下之人,亂心已萌而 亂人未倡。今日之政,皆撥亂機使之動,助亂人使之 倡者也。臣敢以救時要務,為陛下陳之。自古幸亂之 民有四:一曰無聊之民,溫飽無由,身家俱困,因懷逞 亂之心,冀緩須臾之死。二曰無行之民,氣高性悍,玩 法輕生,居常愛玉帛子女而不得,及有變則淫掠是 圖。三曰邪說之民。白蓮結社,遍及四方;教主傳頭,所 在成聚。倘有招呼之首,此其歸附之人。四曰不軌之 民。乘釁蹈機,妄思雄長,惟冀目前有變,不樂天下太 平。陛下約己愛人,損上益下,則四民皆赤子,否則悉 為寇讎。今天下之蒼生貧富可知也。自萬曆十年以 來,無歲不災,催科如故。臣久為外吏,見陛下赤子,凍 骨無兼衣,饑腸不再食,垣舍弗蔽,苫槁未完,流移日 眾,棄地猥多。留者輸去者之糧,生者承死者之役,君 門萬里,孰能仰訴?今國家之財用耗竭可知矣。數年 以來,壽宮之費幾百萬,織造之費幾百萬,寧夏之變 幾百萬,黃河之潰幾百萬,今大工、採木費,又各幾百 萬矣』。」土不加廣,民不加多,非有雨菽湧金,安能為計? 今國家之防禦疏略可知矣。「三大營之兵以衛京師 也,乃馬半羸敝,人半老弱。九邊之兵以禦外寇也,皆 勇於挾上,怯於臨戎。外衛之兵以備征調,資守禦也, 伍缺於役占,家累於需求,皮骨僅存,折衝奚賴?設有 千騎橫行,兵不足用,必選民丁以怨民鬥,怨民誰與 合戰哉?故人心者,國家之命脈也。今日之人心,惟望 陛下收之而已。關隴氣寒土薄,民生實難。自造花絨, 比戶困趨逼,提花染色,日夜無休,千手經年,不成一 匹。他若山西之紬,蘇、松之錦綺,歲額既盈,加造不已。 至饒州磁器,西域回青,不急之須,徒累小民敲骨。陛 下誠一切停罷,而江南、陝」西之人心收矣。以採木言 之,丈八之圍,非百年之物。深山窮谷,蛇虎雜居,毒霧 常多,人煙絕少,寒暑饑渴瘴癘,死者無論矣。乃一木 初臥,千夫難移,倘遇阻艱,必成傷殞。蜀民語曰:「入山 一千,出山五百。」哀可知也。至若海木,官價雖一株千 兩,比來都下,為費何止萬金。臣見楚蜀之人,談及採 木,莫不哽「咽。苟損其數,增其直,多其歲月,減其尺寸, 而川、貴、湖廣之人心收矣。」以採礦言之,南陽諸府比 歲饑荒,生氣方蘇,菜色未變。自責報殷戶,而半已驚 逃,自供應礦夫、工食、官兵口糧,而多至累死。自都御 史李盛春嚴旨切責,而撫按畏罪不敢言。今礦砂無 利,責民納銀,而奸人仲春復為攘奪侵漁之計。朝廷 得一金,郡縣費千倍。誠敕戒使者,毋散砂責銀,有侵 奪小民若仲春者,誅無赦,而四方之人心收矣。官店 租銀收解,自趙承勛造四千之說而皇店開,自朝廷 有內官之遣而事權重。夫市井之地,貧民求升合絲 毫以活身家者也,陛下享萬方之富,何賴於彼?且馮 保八店,為屋幾何,而歲有四千「金之課?課既四千,征 收何止數倍?不奪市民,將安取之?今豪家遣僕設肆, 居民尚受其殃。況特遣中貴,賜之敕書,以壓卵之威, 行竭澤之計,民困豈顧問哉?陛下撤還內臣,責有司 輸課,而畿甸之人心收矣。天下宗室,皆九廟子孫,王 守仁、王錦襲蓋世神奸。籍隔數千里,而冒認王弼子 孫,事隔三百年,而妄稱受寄財產,中間偽造絲綸,假 傳詔旨,明欺聖主,暗陷親王,有如楚王銜恨自殺,陛 下何辭以謝高皇帝之靈乎?此兩賊者,罪應誅殛,乃 止令回籍,臣恐萬姓驚疑,誠急斬二賊以謝楚王,而 天下宗藩之心收矣。」崇信伯費甲金之貧,《十廂》珠寶 之誣,皆通國所知也。始誤於科道之風聞,嚴追猶未 「為過。今真知其枉,又加禁錮,實害無辜。請還甲金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