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顯位,范亦不顧。既而廷臣不得其言而去者,范詞猶 未下,忽請對。上意其弗繳,知其非以說事,接納甚溫。 范對久將退,乃出詞頭納榻前。上色遽厲,范徐奏曰: 「臣有引諭,願得以聞。今朝廷尊嚴,雖不可以下擬州 郡,然分之有別,則略同也。閤門官日月引班,乃今郡 典謁吏耳,執政大臣倅貳比也。陛下作福之柄,固無 容議。但聖意以謂有一州郡,一旦驟拔客將吏為通 判、職曹官,顧謂何耶?官屬縱俛首,吏民觀聽,又謂何 耶?」上霽威沉吟曰:「朕將思之。」明日說罷。後月餘,范丐 去,上曰:「卿言引班事甚當,朕方聽言納諫,乃欲去耶?」 既而范竟不安於位,以集撰帥靜江,明年春,說遂申 命,實乾道八年也。悟主以一言之頃,理明辭正,雖不 能終格,猶足為公議立赤幟云。

《宋史孫逢吉傳》:「逢吉,紹熙元年遷祕書郎兼皇子嘉 王府直講。二年春二月,雷雪之沴交作,詔求直言,疏 八事,去蔽諛,親講讀,伸論駁,崇氣節,省用度,惜名器, 拔材武,飭戎備,擢為右正言。」

《徐邦憲傳》:邦憲三遷為祕書郎,韓𠈁胄開兵端,同惡 附和,無敢先發一語議其非者,邦憲獨首言之。丐外, 知處州,陛辭,力諫用兵不可太驟。再歲召還,言「求名 義以息兵,莫若因建儲而肆赦,借殊常之恩,為弭兵 之名。因行赦宥,大霈德澤。東委宣諭,西委宣撫,洗弄 兵之咎,省戍邊之師。發倉粟以賑餓殍,及農時而復 民業。如此,則建儲之義,正與息兵相為表裏也。」 《李祥傳》:「祥遷宗正少卿,國子祭酒,丞相趙汝愚以言 去國,祥上疏爭之曰:頃壽皇崩,兩宮隔絕,中外洶洶, 留正棄印亡去,國命如髮。汝愚不畏滅族,決策立陛 下,風塵不搖,天下復安,社稷之臣也。奈何無念功至 意,忽體貌常典,使精忠巨節,怫鬱黯闇,何以示後世。」 除直龍圖閣、湖南運副。

《經濟類編》:知南康軍朱熹疏言:「今宰相、臺省、師傅、賓 友、諫諍之臣,皆失其職,而陛下所與親密謀議者,不 過一二近習之臣,上以蠱惑陛下之心志,下則招集 天下士大夫之嗜利無恥者,盜陛下之權,竊陛下之 柄,使陛下之號令黜陟,不復出於朝廷,而出於一二 人之門,名為陛下獨斷,而實此一二人者陰執其柄, 臣恐莫大之禍,必至之憂,近在朝夕,而陛下獨未知 之。」帝讀之,大怒曰:「是以我為亡也。」諭趙雄令分析,雄 言於帝曰:「士之好名,陛下疾之愈甚,則人之譽之愈 眾,不若因其長而用之,彼漸當事任,能否自見矣。」帝 以為然,詔以熹提舉江西常平茶鹽。

《宋史游仲鴻傳》:「仲鴻改監登聞鼓院,會侍講朱熹以 論事去國,仲鴻聞之,即上疏曰:『陛下宅憂之時,御批 數出,不由中書。前日宰相留正之去,去之不以禮。諫 官黃度之去,去之不以正。近臣朱熹之去,復去之不 以道。自古未有舍宰相、諫官、講官而能自為聰明者 也。願亟還熹,毋使小人得志,以養成禍亂』。」

《傅伯成傳》:「伯成為湖廣總領,嘉定元年召對,面論前 日失於戰,今日失之和,小使雖返,要求尚多。陛下不 獲已悉從之。使和議成,猶可以紓一時之急。否則虛 帑藏以資敵人,驅降附以絕來者,非計也。今之策雖 以和為主,宜惜日為戰守之備。」權戶部侍郎。史彌遠 初拜相,麻詞有「『昆命元龜』之語,閩帥倪思以為不當」 用御史劾罷思,伯成因對及其事,帝曰:「過當者再。」對 曰:「思固過當,但恐摧抑太過,遂塞言路。乞明詔臺諫、 侍從,竭盡底蘊,無以思為戒。」

《何異傳》:「異嘉定元年召為刑部侍郎。五月不雨,異上 封事言近日號令或從中出,而執政不得與聞其事, 臺諫不得盡行其言。陛下閔念饑民,藥病殯死,遐荒 僻嶠,安得實惠?多方稱提,不如縮造楮幣;阜通商米, 不如稍寬關市之征。」

《齊東野語》:「慶元間,趙忠定去國,太學生周端朝、張衜、 徐範、蔣傳、林仲麟、楊宏中以上書屏斥,遂得『六君子 之名。開禧間,丁大全用事,以法繩多士,陳宜中與權, 劉黼聲伯、黃鏞器之。林則祖、興周、曾唯師孔、陳宗正 學,亦以上書得謫,號『六君子』』。」至景定初,時相欲收士 譽,悉上春官,并擢高第,時議或有異論。既而林則祖、 陳宗先死,曾屢遭斥,三公者相繼召試,居言路,出藩 入從。咸淳癸酉間,聲伯自海閫召為從官,翰苑與權, 自閩帥擢秋官,居鎖闥。器之起家知廬陵兼倉部。是 歲六月,正言郭閶劾器之虛名多足以誤世,實德乃 可以服人。又云:「黃鏞偶儕六士,遂得虛名。昨守吳門, 怪狀百出,愧士不敢謁學,畏軍不敢」閱武。暨綰郡符, 復兼庾節,恠誕仍不可枚數矣。越宿,陳與權入奏曰: 「朝廷建官,本欲兼收實用,臣子事上,豈容徒竊虛名? 倘公議有及於斯,雖頃刻難安於位。比觀諫坡造膝 之抨彈,斥去廬陵治郡之無狀,一皆公論,何預孤蹤? 但首發虛名之誤世,上係國家,而明指六士,以修言 已行辭色,蓋亦謂忝」論思之數,將使自知進退之謀, 欲乞特界閑廩,以穆師言。詔不允,云:「虛名誤世,辭氣 若過於抑揚;實德服人,指意則有所歸重,援是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