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誅虎,焚其榜。總制張俊出戰,持孟之縉書來招降。庭 芝焚書,梟俊五人於市,而日調苗再成戰其南,許文 德戰其北,姜才、施忠戰其中,時出金帛牛酒燕犒將 士,人人為之死鬥。朝廷亦以督府金勞之,加庭芝參 知政事。七月,以知樞密院事徵入朝,徙夏貴知揚州。 貴不至,事遂已。十月,《犬元》丞相伯顏入臨安,留元帥 阿朮軍鎮江,以遏淮兵。阿朮攻揚久不拔,乃築長圍 困之。冬,城中食盡,死者滿道。明年二月,饑益甚,赴濠 水死者日數百,道有死者,眾爭割啖之,立盡。宋亡,謝 太后及瀛國公為詔諭之降。庭芝登城曰:「奉詔守城, 未聞有詔諭降也。」已而兩宮入朝,至瓜洲,復詔庭芝 曰:「比詔卿納款,日久未報,豈未悉吾意,尚欲固圉邪? 今吾與嗣君既已臣伏,卿尚為誰守之?」庭芝不答,命 發弩射使者,斃一人,餘皆退去。姜才出兵奪兩宮,不 克,復閉城守。三月,夏貴以淮西降。阿朮驅降兵至城 下以示之,旌旗蔽野。幕客有以言覘庭芝者,庭芝曰: 「吾惟一死而已。」阿朮使者持詔來招降,庭芝開壁納 使者,斬之,焚詔陴上。已而知淮安州許文德、知盱眙 軍張思聰、知泗州劉興祖皆以糧盡降。庭芝猶括民 間粟以給兵,粟盡令官人出粟,粟又盡令將校出粟, 雜《牛皮麴糵》以給之。兵有烹子而食者,猶日出苦戰。 七月,阿朮請赦庭芝焚詔之罪,使之降,有詔從之,庭 芝亦不納。是月,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 芝以朱煥守揚,與姜才將兵七千人東入海,至泰州, 阿朮將兵追圍之。朱煥既以城降,驅庭芝將士妻子 至泰州城下,裨將孫貴、胡惟孝等開門降。庭芝聞變 赴蓮池,水淺不得死,被執至揚州。朱煥請曰:「楊自用 兵以來,積骸滿野,皆庭芝與才所為,不殺之何俟?」於 是斬之。死之日,揚之民皆泣下。

林琦

按《宋史忠義傳》:「琦,閩人也。德祐二年,大兵既迫臨安, 琦於赭山結集忠義數千人,捍禦海道,以功補宣教 郎、督府主管機宜文字,充檢院。文天祥開府南劍,琦 佐其幕。琦外文采,內忠實,數涉患難,無怨懟辭。及潮 州移屯,琦俱被執,至惠州遁。復執之北行,赴水,為吏 所拔,至建康,以憂憤死。」

曾如驥

按《寶慶府志》:「如驥,字德稱,泰和人。歷官鎮東制置、江 東安撫二司機宜文字,所至皆有善政,不為赫赫之 名。最後用呂文德等薦,擢寶慶簽判。德祐二年,元兵 徇寶慶,如驥遣弟如龍歸曰:『吾既以身許國,不得顧 先人宗祀矣。汝其圖之』。弟泣與別,復取考功印紙題 其上曰:『謹將節義』二字,結果身命一宗。了卻神游何 處,澄江明月清風事」,亟書《舍生取義》一張於壁,以明 其志。城將陷,左右請迎降,如驥叱之登城,驅家口七 人投濱江同死。景炎改元,太學生上書,敘如驥功,超 五官,贈敷文閣待制,諡忠愍。

章如旦 張孝忠 黃萬全

按《饒州府志》:「如旦,字希周,餘干人。性倜儻,治《春秋》。登 咸淳進士,起家東陽主簿,至撫州僉判。元兵圍襄陽, 得江萬里書,言呂文煥降。泣不食三日,與安仁陳陽 見提刑謝枋得。會枋得與張練師議勤王帥,大喜,因 與至弋陽,將入神廟卜,如旦曰:『今國家大勢如此,又 何疑哉?為臣子者,盡忠孝而已』。枋得顧陽曰:『壯哉,章 希周也』。」枋得起兵勤王,以陽入撫州,率黃松岡,如旦 人饒州,率唐公寶,二人皆不應。德祐中,元兵圍饒州, 枋得集兵安仁,如旦率福應鄉黃萬全、孝誠鄉曾和 起兵迎之。枋得至餘干,大悅,後還,安仁以如旦輔張 孝忠待敵,既而饒州降,餘干亦降。元兵攻安仁,至團 湖,孝忠戰死,如旦、萬全敗走,尋死。

謝徽明子生 進

按《宋史謝枋得傳》,「枋得伯父徽明,以特奏恩為當陽 尉,攝縣事,於天基節上壽,大元兵奄至,徽明出兵戰 死,二子生進,抱父屍亦死。」

羅一理弟起潛

按《南昌郡乘》,一理字循叟,進賢人。咸淳鄉舉,謝枋得 為江西招諭使,舉兵為宋恢復。一理偕弟起潛赴義 受禽,不屈,皆要斬。起潛臨刑,顧一理曰:「今日得死所 矣。」既歿,面皆如生。

趙時踐

按《廣德州志》:「時踐,字容月,宋永人,爵從事郎。初調廣 德軍司戶參軍。德祐元年,攝建平縣事。二年冬十一 月,元兵南下,先驅擁東門,時踐乃與繆霆起計事官 署,中夜嘆曰:『事勢如此,覆亡可知。詰朝惟有死耳』。霆 起曰:『如家何時』?踐應曰:『皮之不存,毛將安附』?黎明,指 前溪曰:『吾已與家人訣懷石中矣』。因與霆起及縣尉」 王君擢、直學陳夢常登縣樓,槌鼓與敵遇。敵入縣勢 蹙,遂與妻子僕妾九人赴溪潭死焉。祀本縣名宦祠。

邵囦

按《臨海縣志》:「囦字叔魯,咸淳元年進士,歷本州教授。 德祐丙子,元伯顏統兵入臨安,謝太后詔屬郡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