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史忠義傳》:「雷龍,字顯辰,建昌新城人。景定三年 進士,調臨安府學教授,通判衢州。及州守棄城遁,朝 命雷龍權知府事。北兵薄城下,不降,脫去還建昌。建 昌已降,雷龍與同里人黃巡檢起兵。時大兵四合,雷 龍度不可支,與黃巡檢及麾下數人奔入閩。未出境, 為同安武人徐浚沖獲送縣。權縣尹劉聖仲素與雷」 龍有怨,殺之。後聖仲北來,泊舟小孤山,有巨艦衝前, 建大旗,書曰「蕭知府兵」,繼見雷龍坐船上,聖仲大呼, 有頃不見,以驚死。

林空齋

按《宋史忠義傳》:「空齋,永福人,失其名,父同官至監丞。 空齋舉進士,歷知縣,解官家居。益王立,張世傑圍泉 州,乃率鄉人黃必大、劉仝祖即其家開忠義局,起義 兵,復永福縣。時王積翁以安福送款世傑,然實密約。 北兵至,屠永福、必大、仝祖等走他邑,空齋盛服坐堂 上,囓指血書壁云:『生為忠義臣,死為忠義鬼。草間雖 可活,吾不忍生爾!諸君何為者,自古皆有死』!」俄《見執》, 不屈而死。

吳楚材子應登

按《宋史忠義傳》:「楚材,名炎,以字行,建昌南城人。德祐 元年,建昌降。明年春,楚材還其鄉,領村糾集民兵。時 江西制置使黃萬石走邵武,遂繇邵武守𥟖靖德請 於萬石,乞濟師。萬石不許,而授楚材迪功郎、權制置 使計議官以安之,且戒勿興兵,楚材不聽。二月己亥, 自領村率眾晨炊蓐食,將攻城,鉦鼓震動。甫至近郊」 之龜湖,北兵三道蹴之,奪其長梯鐵鉤,因進攻領村, 拒以木柵,不得入。事聞,益王元帥府承制,遷楚材宣 議郎、帶行大社令、知建昌軍,俾聚軍圖再舉。萬石匿 其命。楚材既失利,且乏援,大元兵誘降,其眾多解去。 楚材走光澤,為人所執,及其子應登以獻。郡遣錄事 婁南良訊之曰:「汝何為錯舉?」楚材抗聲曰:「不錯!不錯! 如府錄所為,乃大錯耳。府錄受宋官爵,今乃為敵用 事,還思身上綠袍,自何而得?吾一鄙儒,特為忠義所 激,為國出力,事雖不成,正不錯也。」南良愧而語塞。及 吳浚為江西制置招討使,斬楚材父子,傳首諸邑。益 王立於福州,聞而哀之,贈官朝奉郎,即邵武境上立 廟,賜名忠勇。

鄒㵯

按《宋史忠義傳》:「㵯字鳳叔,吉水人,後徙永豐。少慷慨 有大志,以豪俠鳴。從文天祥勤王,補武資,至將軍。益 王立,改寺丞,領江西招諭副使。聚兵寧都,得數萬。改 授江西安撫副使,復興國、永豐二縣,進兵部侍郎,兼 江東西處置副使。及永豐敗,繼從天祥間關嶺道。未 幾,復出開督府,分司永豐、興國境上。北兵驟至,大戰」, 㵯脫身走至潮州。及天祥被執,㵯自殺。當是時,從天 祥勤王死事者,㵯與劉子俊等凡十有九人。

劉子俊

按《宋史忠義傳》:「子俊字民章,廬陵人。嘗中漕試。少與 文天祥同里閈,相友善。天祥開督府興國,子俊詣府 計事,補宣教郎,帶行軍器監簿,兼督府機宜。空坑兵 敗,子俊收兵保洞源,接應郡縣。尋入廣,與大兵遇,戰 潰,復招集散亡,與鄒㵯同趨潮州。天祥兵敗,子俊被 執,自詭為天祥,意使大兵不窮追,天祥可間走也。未」 幾,別隊執天祥至,相遇於途,各爭真贗。至大將前,始 得其實,乃烹子俊。

陳文龍姪瓚

按《宋史忠義傳》:「文龍,字君貴,福州興化人,丞相俊卿 之後也。能文章,負氣節。初名子龍,咸淳五年,廷對第 一,度宗易其名文龍。丞相賈似道愛其文,雅禮重之。 由鎮東軍節度判官歷崇政殿說書,祕書省校書郎, 數年拜監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自十數年,似道所 制臺諫,皆闒茸,臺中相承,凡有所建白,皆呈槁,似道」 始行,至文龍為之,獨不呈槁。已,忤似道,知臨安府洪 起畏請行類,田似道主其說,文龍上疏以為不可,似 道怒,寢其疏。襄陽久被圍,似道日恣淫樂,不少加意。 時陽請督師,而陰使其黨留己,竟失襄陽。文龍上疏 極言其失。范文虎總師無功,似道芘之,以知安慶。又 除趙溍知建康,黃萬石知臨安。文龍言:「文虎失襄陽, 今反見擢用,是當罰而賞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 閫之寄?萬石政事怠荒,以為京尹,何以能治?請皆罷 之。」似道大怒,黜文龍知撫州,旋又使臺臣李可劾罷 之。未幾,呂文煥導大軍東下,范文虎首迎降,與文煥 俱東。似道兵潰魯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從之,皆遁, 始悔不用文龍之言。起為左司諫,尋遷侍御史。時邊 事甚急,王爚與陳宜中不能畫一策,而日坐朝堂爭 私意,潛說以平江降,臺臣請籍其家,爚以為可,宜中 以為不可。張世傑諸將分四道出師,而大臣不監護, 臺諫論之。爚請行邊,下公卿雜議;宜中請出督師,又 下公卿雜議。文龍上疏曰:「《書》言:『三后協心,同底於道』。 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築某堡,而我以文相遜,以跡 相疑,譬猶拯溺捄焚而為安步徐行之儀也。請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