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5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冉冉孤生竹》
何偃

流萍依清源,孤鳥宿深沚。蔭幹相經縈,風波能終始。 草生有日月,婚年行及紀。思欲侍衣裳,關山分萬里。 徒作春夏期,空望良人軌。芳色宿昔事,誰見過時美。 涼鳥臨秋竟,歎願亦云已。豈意倚君恩,坐守零落耳。

《怨歌行》
湯惠休

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巷中情思滿,斷絕孤妾腸。 悲風盪帷帳,瑤翠坐自傷。妾心依天末,思與浮雲長。 嘯歌視秋草,幽葉豈再揚。暮蘭不待歲,離華能幾芳。 願作《張女引》,流悲繞君堂。君堂嚴且祕,絕調徒飛揚。

《楊花曲三首》
前人

葳蕤花結情,宛轉風含思。掩涕守春心,折蘭還自遺。 江南相思引,多歎不成音。黃鶴西北去,銜我千里心。 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雲。春人心生思,思心長為君。

《秋風》
前人

秋風嫋嫋入曲房,羅帳含月思心傷。蟋蟀夜鳴斷人 腸,長夜思君心飛揚。他人相思君相忘,錦衾瑤席為 誰芳?

《秋思引》
前人

秋寒依依風過河,白露蕭蕭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 滅,眇眇悲望如思何。

《贈鮑侍郎》
前人

玳枝兮金英,綠葉兮金莖。不入君玉杯,低彩還自榮。 想君不相豔,酒上視塵生。當令芳意重,無使盛年傾。

《擬青青河畔草》
鮑令暉

「褭褭臨窗竹,藹藹垂門桐。灼灼青軒女,泠泠高堂中。」 明志逸秋霜,玉顏掩春紅。「人生誰不別,恨君早從戎。 鳴絃慚夜月,紺黛羞春風。」

《代葛沙門妻郭小玉作二首》
前人

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羅茵。若共相思夜,知同憂怨晨。 芳華豈矜貌,霜露不憐人。君非青雲逝,飄跡事咸秦。 妾持一生淚,經秋復度春。

「君子將遙役,遺我雙題錦。臨當欲去時,復留《相思枕》。」 題用常著心,枕以憶同寢。行行日巳遠,轉覺思彌甚。

《題書後寄行人》
前人

自君之出矣,臨軒不解顏。砧杵夜不發,高門晝恆關。 帳中流熠熠,庭前華紫蘭。楊枯識節異,鴻歸知客寒。 遊用暮冬盡,除春待君還。

《寄行人》
前人

桂吐兩三枝,蘭開四五葉。是時君不歸,春風徒笑妾。

《碧玉歌三首以下皆清商曲辭

《樂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寵愛之甚,所以歌之。」

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陵霜榮,秋容故尚好。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同前二首

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 杏梁日始照,蕙席歡未極。碧玉奉金杯,淥酒助花色。

《同前》

碧玉上宮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華山畿二十五首》

《古今樂錄》曰:「《華山畿》者,宋少帝時懊惱歌辭,亦變曲也。少帝時,南徐一士子,從華山畿遊雲陽,見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悅之無因,遂感心疾。母問其故,具以啟母。母為至華山尋訪,見女具說。女聞感之,因脫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臥之。當已少日,果差。忽舉席見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氣欲絕,謂母曰:『葬時車載,從華山度』」 ,母遂其意。比至女門,牛不肯前,打拍不動。女曰:「且待須臾,妝點沐浴。」 既而出,歌曰:《華山畿》云云。棺應聲開,女遂入棺,家人叩打,無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今按《樂錄》所云,則《華山》一首為女子歌,餘皆後人借題以寄意者。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 為儂開。」

「聞歡大養蠶,定得幾許絲。所得何足言,奈何黑瘦為 夜相思。」投壺不得箭,憶歡作嬌時。

「開門枕水渚。」三刀治一魚,歷亂傷殺汝。

未敢便相許。夜聞儂家論,不持儂與汝。

懊惱不堪止。上床解要繩,自經屏風裏。

啼著曙淚落枕將浮,身沉被流去。

將《懊惱石闕》,晝夜題碑,淚常不燥。

「別後常相思。」「頓書千丈闕。」題碑無罷時。

「奈何許。」所歡不在間,嬌笑向誰緒。

《隔津歡》,牽牛語,織女離淚溢河漢。

《啼相憶》淚如漏刻水,晝夜流不息。

「著處多遇羅。」的的往年少,豔情何能多。

無故相然我,路絕行入斷,夜夜故望汝。

一坐復一起。黃昏人定後,許時不來已。

《摩可濃》,巷巷相羅截。終當不置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