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03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安慶府志》:「江氏,桐城江生女,適懷寧蔡復克,事姑極孝。乙酉,賊薄皖城,氏自母家奔百里省姑,不離寢食。城破被執,挾以銛刃,氏泣辭姑大罵賊。賊怒斷其臂,罵益厲,遂截其首。時同難諸生於廷璋目擊其慘,至今述之,猶髯戟泣下。氏無子,夫亦善士,感妻孝烈,誓不再娶,尋憤死,與氏合葬。」

黃氏女

按《安慶府志》:「黃氏女,父之瑞,灊山人。賊至,攜之上馬,自墮者三,終不屈,觸石而死。」

吳之雅妻楊氏

按《安慶府志》:「楊氏,灊山吳之雅妻。叛兵破皖,被執不屈。幼子在旁,手摩之,延頸受刃而死。閱三月,長子道敏改瘞,顏色如生。」

張起鳳妻黃氏

按《安慶府志》:「黃氏,懷寧人,張起鳳妻。城陷時,與媳方氏並為賊所執,不從,俱被殺。」

劉瓊妻張氏

按《安慶府志》:「張氏,灊山劉瓊妻。遇叛兵不辱,投水死。」

汪啟皋妻江氏

按《安慶府志》:「江氏,灊山人,汪啟皋妻。夫死,左兵陷皖江,抱夫主投蔭塘死。」

王承商母汪氏

按《安慶府志》:「汪氏,灊山王承商母。為賊所逼,投巖死。」

汪應巍妻王氏

按《懷寧縣志》:「王氏,汪應巍妻。性醇謹,嫺禮法,平居不妄言笑。敬事舅姑,克盡婦道,閨閣稱其賢。乙酉城潰,家人離散,王孑身出避,不為賊污,赴江而死。子海為邑諸生。」

楊應漸妻王氏

按《懷寧縣志》:「王氏,泰州守楊應漸妻,封宜人。漸宦遊,王氏家居。乙酉城潰,家人奔散,氏誓死房中。素愛妾子壇,母子依依不舍。賊至,繫逼財貨,挾刃臨之,氏大罵不絕。子欲全母以捍賊,負重創,氏挺身犯賊,遇害。」

王親寵妻陳氏

按《太湖縣志》:「陳氏,王親寵妻。年二十無子,氏脫簪珥為夫買妾,生子端撫如己子。叛賊犯城,殺其子,氏罵不絕口,賊并磔之。」

管氏女

按《蘇州府志》:「管氏女,生崑山名族,性幽靜,父文華甚愛之,許字包宗賢。無何,賢病死,管泣告其母曰:『生不相見,死而送殮,於禮可乎』?母以告文華,文華曰:『可』。遂縗髽以往視殮畢,止於賢母之室。父母勸之歸,曰:『俟送葬』。既葬,曰:『請終喪』。固強之,乃歸。住小樓禮佛,敝服蔬食,不下樓十三年。順治二年,邑被兵,或勸之出,答」 曰:「我應死久矣,將何之?」 乃扃戶自縊;時年三十。

潘興玉妻時氏

按《蘇州府志》:「時氏,常熟諸生潘興玉妻。順治二年七月,游兵掠城,興玉一門數口皆遇害。氏亦被執,痛憤罵不絕口,遂為兵所殺。」

楊兆紳女

按《蘇州府志》:「嘉定諸生楊兆紳女,許字王新政。年十四,新政亡,女欲視含斂,父母止之,蔬食布衣,誓從死。未幾,兆紳渡海,舟覆,女決意自盡。家人勸曰:『母老弟幼,誰復可相依耶』?乃截髮毀容,勤機杼以資俯仰。四年,政母聞其賢而憐其少,面喻之。翌日,女遣婢復於政母曰:『得無疑吾志不堅乎』?密紉衣裳,剪髮置父靈」 座,投繯於側。順治十八年「旌表。」

景運昌妻陳氏

按《蘇州府志》:「陳氏,崑山儒家女。年十八,歸景運昌。一年,夫亡,矢從死。家人多護持之。歸曰:『我宜死者三:翁姑有長,子可終事,一也;己無子,二也;身出儒家,知義理,三也。夫死後十八日,守者稍懈,遂自縊死』。」

章淳妻薛氏

按《蘇州府志》:「薛氏,常熟人。縣令志學女章淳妻。自幼端重,寡言笑。歸淳,事翁姑,相夫教子,無不盡意。順治二年,子與夫死於兵,薛號泣欲投井,兵挽其手,薛忿甚,嚙兵一指,血淋漓,兵遂破其頭而死。」

張某妻楊氏

按《蘇州府志》:「楊氏,張某妻,太倉人。順治二年,璜涇兵至,隨婦女匿蘆荻中,被獲。眾皆係纍去,楊大罵,不從騎,拔刀砍之,聲愈厲,遂刳其腹,殊其體五六而去。」

王璣妻許氏王完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