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生徒,為開陳經書,行釋奠禮。清歌吹籥,登降跪立,人 人悅順。」

《蘇安恆傳》:「安恆博學,尤明《周官》《春秋》左氏學。武后末 年,太子雖還東宮,政事一不與,大臣畏禍無敢言。安 恆投匭上書,后雖猜克,不能無感。乃召見賜食,厚慰 遣之。」

《郝處俊傳》:「處俊十歲而孤,及長好學,嗜《漢書》,崖略暗 誦。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傳經義。凡所規獻,得 大臣體。武后雖忌之,以其操履無玷,不能害。」

《陸希聲傳》:「希聲博學善屬文,通《易》《春秋》,論著甚多。昭 宗聞其名,召為給事中。」

《崔元暐傳》:「元暐少頗屬辭,晚以非己長,不復構思,專 意經術。」

《李嶠傳》:「嶠字巨山,為兒時,夢人遺雙筆,自是有文辭。 十五通五經,薛元超稱之。二十擢進士第。嶠富才思, 有所屬綴,人多傳諷。前與王勃、楊盈川接武,中與崔 融、蘇味道齊名,晚諸人沒而為文章宿老,一時學者 取法焉。」

《張嘉貞傳》:「嘉貞,以五經舉,歷中書令。」

《潘好禮傳》:「好禮第明經,開元初為邠王府長史。子請 舉明經,好禮曰:『經不明不可妄進』。乃自試之,不能通。」 《郭子儀傳》:「承嘏字復卿,幼秀異,通五經。元和中,及進 士第。」

《路隨傳》:「隨父泌,通五經,端亮寡言。」

《郗士美傳》:父純,字高卿,舉進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士 美年十二,通《五經》《史記》《漢書》皆能成誦。父友蕭穎士、 顏真卿、柳芳相與論繹,嘗曰:「吾曹異日當交二郗之 間矣。」

《吳通元傳》:「通元,海州人,與弟通微皆博學善文章。父 道瓘以道士詔授太子諸王經,故通元等皆得侍太 子游。德宗立,弟兄踵名為翰林學士。」

《李棲筠傳》:「累遷給事中,時楊綰以進士不鄉舉,但試 辭賦浮文,非取士之實,請置五經秀才舉,詔群臣議。 棲筠與賈至、李廙以綰所言為是,進工部侍郎。」 《張鎰傳》:「大曆初,出為濠州刺史,政條清簡,延經術士, 講教生徒。比去州,升明經者四十人。」

《段秀實傳》:秀實沉厚能斷,慨然有濟世意。舉明經,秀 實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棄去。

《薛播傳》:「播早孤,伯母林通經史,善屬文,躬授經諸子 及播兄弟開元、天寶間,播兄弟七人皆擢進士第,為 衣冠光。」

《韋溫傳》:溫字弘育,方七歲,日誦書數千言,十一舉兩 經及第,以拔萃高等,補咸陽尉。武宗立,擢吏部侍郎。 《牛僧孺傳》:蔚,字大章,少擢兩經及第進士,繇監察御 史為右補闕。大中初,屢條切時政,宣宗喜曰:「牛氏果 有子,差慰人意。」

《高元裕傳》:「元裕性勤約,通經術,敏於為吏,巖巖有風 采,推重於時。」

《裴休傳》:父肅,貞元時為浙東觀察使,休仲子也。方兒 童時,兄弟偕隱家墅,晝講經,夜著書,終年不出戶。 《楊收傳》:七歲而孤,處喪若成人,母長孫親授經,十三 通大義,善屬文,所賦輒就,吳人號「神童。」

《鍾傅傳》:彭玕為吉州刺史。玕通《左氏春秋》,嘗募求西 京石經,厚賜以金,揚州人至相語曰:「十金易一筆,百 金償一篇,況得士乎?」故士人多往依之。

《忠義傳》:「劉迺字永夷,少警穎,闇誦六經,日數千言,善 文詞,為時推目。天寶中,擢進士第。」

《文藝傳》:李適嘗夢與人論大衍數,寤而曰:「吾壽盡此 乎?」敕其子曰:「霸陵原西視京師,吾樂之,可營墓,樹千 松焉。」及未病時,衣冠往寢石榻上,置所譔《九經要句》 及素琴于前,士貴其達。

李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 崔元翰名鵬,以字行,擢明經甲科,補湖城主簿,以母 喪,遂不仕。治《詩》《易》《書》《春秋》,譔《演範》《忘象》《渾天》等論數 十篇,隱共北白鹿山之陽。

《陳希烈傳》:「希烈,宋州人。博學,尤深黃老,工文章。開元 中,帝儲思經義,自褚無量、元行沖卒,而希烈與康子 元、馮朝隱進講禁中,其應答詔問,敷析微隱,皆希烈 為之章句。天寶元年,有神降丹鳳門,以為老子告錫 靈符。希烈因是上言:『臣侍演《南華真經》至七篇,陛下 顧曰:『此言養生,朕既悟其術,而德充符詎,無非常應』』」 哉?臣稽首對陛下「德充於內,符應於外,必有絕瑞表 之。今靈符降錫,與帝意合,宜示史官,著顯祥,摛照無 窮。」其媮佞類如此。

《舊唐書孝敬皇帝弘傳》:弘,高宗第五子也。嘗受《春秋 左氏傳》於率更令郭瑜,至楚子商臣之事,廢卷而歎 曰:「此事臣子所不忍聞。經籍聖人垂訓,何故書此?請 改讀餘書。」瑜再拜賀。臣聞安上理人,莫善於禮。非禮 無以事天地之神,非禮無以辨君臣之位,故先王重 焉。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請停《春秋》而讀《禮記》。」太子 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