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按《明外史儒林汪禔傳》:「禔字介夫,祁門人。生周歲而

孤,母廖氏抗節育之。年十三,聞薛瑄、吳與弼為人,已 知嚮慕。既讀濂洛諸子書,愾然曰:『不如此,便不成人』。 因作《持身箴》。自勗為諸生,即以學行知名,遠近多師 之。及年三十一,謂聖人是時已成立,吾猶悠悠然累 於舉業,若初志何?於是并心聖賢之學,堅苦刻厲,奮」 迅直前,雖訕笑叢至,不恤也。奉母,孝敬備至。伯父有 疾,率從兄弟臥床下,不解衣帶。既卒,寢不離喪次。篤 意經史,窮年探究,雖盛寒暑不輟。有所得,輒筆記之。 或勸其出游,與世儒一接議論;應之曰:「吾學誠敬為 入門,踐履為實地。正容謹節,窮理盡性,自信不背先 儒,奚出游為?」迨?行道既久,鄉邑漸化,從游者益進。臺 司守宰無不造廬致敬焉。嘉靖九年以侍母疾過勞 得疾,遽卒,年四十有一。門生朋舊若喪,骨肉多製服 哭之。所著有《糵庵集》。

何垕

按《明外史儒林何垕傳》:「垕字朝舉,江西新城人。曾祖 澄,由舉人歷禮科給事中。仁宗時,以學行推擇,與楊 溥等共直弘文閣,時稱其賢。垕遺腹生母愛之,不欲 煩以學,乃夜藏燈,勤讀不懈。友人鄧康從永豐羅倫 游,因歸省,與垕等五六人夙夜淬厲,為克己慎獨之 學,至終夕不就枕,窮年不出山。家故饒,貲仲兄主家」 政,而中落至無室可居,處之晏如。母卒,哀毀幾不能 生。疾且劇,所親持肉羹往食之,曰:「聊以助氣,毋滅性。」 哽咽不能下,竟卻去。葬時霜重冰膠,徒跣行十餘里, 足破,流血不止。廬墓三年乃返。弘治六年舉進士。授 行人,遷南京工部主事,入為戶部員外郎。正德時,劉 瑾聞垕有古琴,欲得之。垕曰:「琴非所惜,惜毀吾行耳。」 竟不與,乃出為程番知府。程、番惡地,苖獠雜居,垕善 撫綏,有反風屏虎之異。歸復授徒著書,尤邃於《易》。後 進生從質疑義,不遽答,令從容翫諷,竟日,乃叩兩端 以告,問者心厭而去。平生無偽言飾行,入仕二十年, 蕭然若故。所著有《易經諸解》。

李宗栻

按《明外史儒林何垕傳》:「同時李宗栻,字敬甫,安福人。 七歲時,好與群兒嬉,父怒,跪之先祠下,嚴責之,將遣 就農。宗栻悔,遂奮志於學。既為諸生,嘆息曰:『先王設 庠序以明倫,復性也,豈徒為科舉設哉』!自是學專為 己,以求放心為宗,容止食息,必依於禮,而尤篤於孝, 服勤效力,不以假人。其學大都宗吳康齋,而兢兢於」 慎獨。嘗曰:「求放心自《慎獨》始。」御史張鰲山從受學,年 僅三十二而卒;遠近莫不惜之。

范瓘

按《明外史儒林范瓘傳》:「瓘字廷潤,會稽人。弱冠屏棄 舉業,以古聖賢自期,師事鄉人許璋、王文轅,繼又師 王守仁,所造益邃。然性狷介,持論不苟合。已而博考 群經,仰讀俯思,恍然有悟,謂孔孟的傳惟周程得之, 朱陸而下弗及也。家無旦夕儲,諷誦自若。幼孤,奉母 盡孝,授徒他家,遇時物,則愀然曰:『吾母安得嘗此』?輒」 投箸不食。既沒,執喪毀瘠。母嗜芋,終身不食芋。持身 莊敬,步趨不越尺寸。里中無老幼,悉以「范聖人」呼之。 晚歲名益著,士大夫咸加尊禮,或周以粟帛,則不受。 嘗得重疾,語其子曰:「我死寧薄殮,毋妄受人賻污吾 地下,獨不能效黔婁氏妻乎?」尋獲愈,一二賻喪者悉 反之。其生平廉潔皆此類。孳孳問學,老而不倦。時誦 《衛武公之言》曰:「毋以耄而棄我。」隆慶四年,年八十二 而卒。璋字半珪,上虞人。文轅,字司輿,山陰人。並以道 德重於鄉。與王守仁友善。

盧可久

按《明外史儒林盧可久傳》:「可久,字一松,永康人。為諸 生,有志聖賢之學。聞王守仁倡道山陰,偕同邑程梓 往師事之,刻厲精思,盡得其指要,守仁深器之。比歸, 送之曰:『吾道東矣』。邑有五峰書院,為祀守仁其中,而 授徒講學焉。梓及邑人應典亦來聚講,一時從游甚 眾,文教以興,同門程文德極稱之。尚書東陽許弘綱」 謂其「直接何、王、金、許之傳。」其沒也,鄉人即祀之書院, 配享守仁。梓及典亦與焉。梓字養之,諸生,學行有聞。 子正誼,歷四川布政使、順天府尹,亦講學五峰書院。 典,字天彝,舉進士,官兵部主事。家居養母,不希榮利。 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士論稱賢。東陽杜惟熙,號 見山,師事可久垂十年。其學以復性為宗,克己為要, 精研力究,不舍晝夜。嘗曰:「學者一息不昧,則萬古皆 通,一刻少寬,即終朝欠缺。」卒,年八十餘。其門人同邑 陳時芳、陳正道最著。

陳時芳

按《明外史儒林盧可久傳》:「時芳號春洲。既從惟熙學, 覃思默會,盡得其傳。又遍正於四方有道,博覽多聞, 而歸於實踐,以修悟交融為極。崇禎初,膺歲貢,不仕。 著有《宗傳廣錄》《鄒魯遺芳》諸書。」

陳正道

按《明外史儒林盧可久傳》:「正道號誠源,自幼執贄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