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張邦奇

按《明外史儒林張邦奇傳》:「邦奇,字常甫,鄞人。年十五, 作《易解》及釋《國語》。登弘治末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 討,出為湖廣提學副使。下教曰:『學不孔、顏,行不曾、閔, 雖文如雄、褒,吾且斥之』。在任三四年,諸生競勸。時世 宗方為興世子,獻皇遣就試,乃特設兩案,己居北而 使世子居南。文成送入學。世宗由此知邦奇。嘉靖初」, 提學四川,以親老乞歸。久之,桂萼掌銓去,留天下提 學官,起邦奇福建。未幾,選外僚入坊局,改右庶子,遷 南京祭酒。以身為教,學規整肅。就遷吏部侍郎。丁外 艱歸。帝嘗奉太后謁天壽諸陵,語及擇相。太后曰:「先 皇嘗言,提學張邦奇器識,他日可為宰相。其人安在?」 帝憬然曰:「尚未用也。」服闋,即召為吏部右侍郎,掌部 事。推轂善類,人不可干以私。銓部升除,多受教政府。 邦奇獨否,大學士李時銜之。郭勛家人犯法,舁重賄 請寬,邦奇不從。帝欲即授邦奇尚書,為兩人沮止。尋 改掌翰林院事,充日講官,加太子賓客,改掌詹事府。 九載考績,晉禮部尚書。以母老欲便養,乃改南京吏 部。復改兵部,參贊机務。帝猶念邦奇,時與嚴嵩語及 之。嵩曰:「邦奇性至孝,母老不樂北來。」帝信其言,遂不 召。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一。贈太子太保,諡文定。邦奇 之學以程、朱為宗。與王守仁友善,而語每不合。躬修 力踐,跬步必謹。晝之所為,夕必書於冊。性篤孝,以養 親故,屢起輒退其母後邦奇卒,壽至百歲。邦奇事寡 嫂如事母。所著《學庸傳》《五經說》及文集,粹然一出於 正。族父時徹,少邦奇二十歲,受業於邦奇。仕至南京 兵部尚書。有文名。

韓邦奇

按《明外史儒林韓邦奇傳》:「邦奇,字汝節,朝邑人。父紹 宗,福建副使。邦奇登正德三年進士,除吏部主事,進 員外郎。六年冬,京師地震,上疏陳時政闕失,忤旨不 報。會給事中孫禎等劾臣僚不職者,并及邦奇。吏部 已議留,帝竟以前疏故,黜為平陽通判,遷浙江僉事, 轄杭、嚴二府。宸濠令內豎假飯僧,聚千人於杭州天」 竺寺,邦奇立散遣之。其儀賓託進貢,假道衢州,邦奇 詰之曰:「入貢當沿江下,奚自假道?歸語爾王、韓僉事, 不可誑也。」時中官在浙者凡四人,王堂為鎮守,晁進 督織造,崔珤主市舶,張玉管營造,爪牙四出,民不聊 生。邦奇疏請禁止,又數裁抑堂。邦奇閔中官採富陽 茶、魚為民害,作歌哀之。堂遂奏邦奇沮格上供,作歌 怨謗。帝怒,逮至京,下詔獄。廷臣論救,皆不聽,斥為民。 嘉靖初,起山東參議,乞休去。尋用薦以故官蒞山西。 再乞休去。起四川提學副使,入為春坊右庶子。七年 偕同官方鵬主應天鄉試。坐試錄謬誤,摘南京太僕 丞。復乞歸。起山東副使,遷大理丞,進少卿。以右僉都 御史巡撫宣府。入佐院事,進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 時遼陽兵變,侍郎黃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請假以 便宜,速往定亂。」帝方事姑息,不從,命與山西巡撫任 洛換官。至山西,為政嚴肅,有司供具悉不納,間日出 俸米易肉一斤。居四年,引疾歸。中外交薦,以故官起 督河道。遷刑部右侍郎,改吏部,拜南京右都御史。進 兵部尚書,參贊幾務。致仕歸。三十四年,陜西地大震, 邦奇隕焉。贈太子少保,諡「恭簡。」邦奇性嗜學。自諸經、 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 述甚富。所撰《樂志》,尤為世所稱。

韓邦靖

按《明外史儒林韓邦奇傳》:「弟邦靖,字汝度。五歲讀《論 語》,至『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掩卷沉思曰:『審如 是,則武王非矣』。其父大異之。年十四,舉於鄉,與邦奇 同登進士,授工部主事。榷木浙江,額不充,被劾。以守 官廉得免。進員外郎。乾清宮災,指斥時政甚切。武宗 大怒,下之詔獄。給事中李鐸等以為言,乃奪職為民』。」 世宗即位,起山西左參議,分守大同。歲饑,人相食。奏 請發帑,不許。復抗疏千餘言,不報。乞歸,不待命輒行。 軍民遮道泣留。抵家,未幾病卒,年三十六。邦奇嘗廬 居,病歲餘不能起。邦靖藥必分嘗,食飲皆手進。後邦 靖病亟,邦奇日夜持弟泣,不解衣者三月。及歿,衰絰 蔬食,終喪弗懈。鄉人為立《孝弟碑》。

馬理

按《明外史儒林馬理傳》:「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書 王恕家居,講學著書,理從之遊,得其指授。楊一清督 學政,見理與呂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馬 生、呂生之經學,皆天下士也』。登鄉薦,入國學,與柟及 林慮、馬卿、榆次寇天敘、安陽崔銑、張士隆、同縣秦偉 日切劘於學,名震都下。高麗使者慕之,錄其文以去。」 連遭艱,不預試。安南使者至,問主事黃清曰:「關中馬 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為外裔所重如此。正德九 年舉進士。一清為吏部尚書,即擢理稽勳主事,調《文 選》。請告歸。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張衍瑞等諫南巡。詔 跪闕門,予杖奪俸。未幾,復告歸。教授生徒,從游者眾。 嘉靖初,起稽勳員外郎,與郎中余寬等伏闕爭《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