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六十卷目錄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三十四

  明七

  梁紀       程廷光

  桑拱陽      鄒元標

  袁黃       王納諫

  金九疇      馮夢禎

  楊起元      湯顯祖

  袁宗道      董其昌

  王肯堂      盧廷選

  李廷機      鄒德溥

  湯賓尹      孫慎行

  唐虞佐      吳默

  趙維寰      孫奇逢

  黃景星      曹學佺

  陸鍵       汪應魁

  楊肇芳      劉宗周

  王三善      樊良樞

  陸夢龍      繆昌期

  羅喻義      錢繼登

  吳從周      洪垣

  余時英      雷鳴春

  金光弼      魯世任

  秦鏞       鄒期相

  吳鍾巒      趙仲全

  呂賢       應璋

  戴思孝      張廷芳

  謝顯       何廷矩

  方汝揚      周晏

  楊忱中      申錫

  陳以忠      紀通

  劉髦       桑日昇

  謝憲       汪禔

  孫攀       陳仁錫

  黃道周      倪元璐

  張溥       趙郡

  陳際泰      艾南英

  金玉節      汪思敬

  陳三績      羅士昱

  施達       郭光

  程智       高夔彥

  吳亮采      嚴祖孫

  萬斯大

經籍典第三百六十卷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三十四

明七

梁紀

按《山西通志》:「梁紀,字理夫,號晴石,稷山人。十歲解文 字大義,十九從任望山先生授《易》,三越月即卒業歸。 隆慶己酉舉於鄉,絕意進取,一以依親為念。後以母 命謁銓,業已投牒,夢母病輒急歸,矢志不出,鄉里宗 族咸稱曰孝,相率以聞於官。萬曆癸未,遙授南京都 察院都事。實迫母命,聊以免諸生頭角,終非所好也。」 紀生平好讀書,此外絕無所嘗試。諸以經義問難至 者,無疏戚遠邇,無不盡心以告。大率一稟晦翁《集註》。 行常軌於道義,而言必準諸聖賢,不苟取,亦不苟與。 居常揜扉據梧校書,手不停披者七十年,至八十餘, 猶誦讀不輟。所著有《四書大要》《易經大要》《易經定說》 《山居稿樗》《櫟子書義日抄》《養生雜錄》《聯對》《紀問》。所纂 有《四書蔡林說抄》《易經蔡林說抄》《制科文則》《試義蒐 奇》、敬軒先生《經學心見》《古今批評》《秦漢文選》《唐律類 抄》,總千餘卷。卒,年八十有二。諸士紳之在及門者,私 諡曰「靖孝先生。」

程廷光

按《休寧縣志》:「程廷光,字復所。萬曆時名儒無錫吳桂 森,學《易》于武進錢一本,受所著《管見像鈔》,因廣其意, 作《像象述》,多就正於廷光。東林之興,每與桂森居講 席。及高攀龍沒,書院丘墟,間過道南,班荊念舊,不勝 憤慨。崇禎初,桂森建麗澤堂,又築小室,名來復,日與 講易其中,東林之緒,賴以不墜。其自署曰『東林後學』。」 卒祀崇正書院。所著有《五經講義》《四書正宗》。

桑拱陽

按《臨汾縣志》:「桑拱陽,字暉升,幼而謹嚴,七歲入小學, 十五見《近思錄》,遂以聖賢為分內事。領萬曆癸酉鄉 薦,撫臺吳甡禮聘講學于晉陽,屬纂《家禮屏風》并所 著詩解疏薦上聞,詔下徵焉,以母老力辭。癸未秋,以 疾卒。拱陽奉程朱之教,倡明河東間,從者數百人,講 究不輟。學憲、巡撫及州道以禮聘講學者,前後不下」 數十次。生平所著書,有《四書則春秋說義》《勸學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