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十月讀宋書作宋書詩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大中祥符八年十 月辛巳作《宋書》詩。其讀十九史也,起八年七月辛未, 成於天禧元年二月辛未。

仁宗嘉祐六年命館職讎校宋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晁氏讀書志》:嘉祐中,以 《宋》《齊》《梁》《陳》《魏》《北齊》《周書》舛謬亡缺,始命館職讎校。 按《玉海》:嘉祐六年八月庚申,詔三館祕閣校理《宋》《齊》 《梁》《陳》及《魏》《周》《北齊》七史書有不全者,訪校之。

徽宗政和 年宋書校畢頒之學官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按《晁氏讀書志》:「嘉祐中,命 館職讎校,政和中始皆畢,頒之學官。」

廢帝天德三年以國子監沈約宋書授諸學校

按《金史廢帝本紀》。不載。按《選舉志》。「凡養士之地曰 國子監。」始置於天德三年。以沈約《宋書》。「自國子監印 之。授諸學校。」

宋書部彙考二

《梁沈約宋書一百卷》

按約自序史臣年十三而孤少頗好學雖棄日無功而服膺不改常以晉氏一代竟無全書年二十許便有撰述之意泰始初征西將軍蔡興宗為啟明帝有

敕賜許。自此迄今,年逾二十,所撰之書,凡一百二十 卷。條流雖舉,而採掇未周。永明初,遇盜,失第五秩。建 元四年未終,被敕撰《國史》。永明二年,又忝兼著作郎, 撰次起居注。自茲王役,無暇搜撰。五年春,又被敕撰 《宋書》。六年二月畢功,表上之曰:「臣約言:臣聞大禹刊 木,事炳虞書;西伯戡黎,功煥商典。伏惟皇基積峻,帝」 烈弘深,樹德往朝,立勳前代。若不觀風唐世,無以見 帝媯之美。自非睹亂秦餘,何由知漢祖之業。是以掌 言未記,爰動天情,曲詔史官,追述大典。臣實庸妄,文 史多闕,以茲不才,對揚盛旨,是用「夕惕載懷,忘其寢 食」者也。臣約頓首死罪。竊惟宋氏南面,承歷統天,雖 世窮八主,年減百載,而兵事亟動,國「道屢屯,垂文簡 牘,事數繁廣。若夫英主啟基,名臣建績,振世夷難之 功,配天光宅之運,亦足以勒銘鐘鼎,昭被方策。及虐 后暴朝,前王罕二,國釁家禍,曠古永書。又可以式規 萬葉,作鑒於後宋。」故著作郎何承天始撰《宋書》,草立 紀傳,止於武帝功臣,篇牘未廣。其所撰志,唯天文律 歷。自此外悉委奉朝「請山謙之。」謙之孝建初又被詔 撰述,尋值病亡,仍使南臺御史蘇寶生續造諸傳,元 嘉名臣,皆其所撰。寶生被誅,大明中,又命著作郎徐 爰踵成前作。爰因何、蘇所述,勒為一史,起自義熙之 初,訖於大明之末,至臧質、魯爽、王僧達諸傳,又皆孝 武所造。自永明以來,至於禪讓,十餘年內,闕而不續。 一代「典文,始末未舉,且事屬當時,多非實錄。又立傳 之方,取舍乖衷,進由時旨,退傍世情,垂之方來,難以 取信。臣今謹更創立,製成新史,始自義熙肇號,終於 昇明二年。」桓元、譙縱、盧循、馬魯之徒,身為晉賊,非關 後代。吳隱、謝混、郗僧施,義止前朝,不宜濫入宋典。劉 毅、何無忌、魏詠之、檀憑之、孟昶、諸葛長民,志在興復, 情非造宋,今並刊除,歸之晉籍。臣遠愧南、董,近謝遷、 固,以閭閻小才,述一代盛典,屬辭比事,望古慚良。鞠 躬跼蹐,靦汗亡厝。《本紀》、列傳,繕寫已畢,合《志》《表》七十 卷。臣今謹奏呈。所撰諸志,須成續上,謹條目錄,詣省 拜表,奉書以聞。臣約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宋書部彙考三

《隋書經籍志》

《正史》

《宋書》六十五卷。宋中散大夫徐爰撰。

《宋書》六十五卷。齊冠軍錄事參軍孫嚴撰。

《宋書》一百卷。梁尚書僕射沈約撰。梁有宋文、明中 所撰《宋書》六十一卷,亡。

《唐書藝文志》

《正史》

徐爰《宋書》四十二卷。

孫嚴《宋書》五十八卷。

沈約《宋書》一百卷。

王智深「《宋書》三十卷。」

《宋史藝文志》

《正史》

沈約《宋書》一百卷。

《宋鄭樵通志》

《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