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9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泣,疾有加,癸巳崩。

順宗永貞元年葬德宗于崇陵並祔睿真皇后于元陵寢宮

按《唐書順宗本紀》,不載按《憲宗本紀》,永貞元年八 月,順宗詔立為皇帝。乙巳,即皇帝位於太極殿,丁未 始聽政。十月丁酉,為曾太皇太后舉哀。己酉,葬神武 聖文皇帝於崇陵。十一月己巳,祔睿真皇后于元陵 寢宮按《代宗睿真皇后傳》:「后沈氏,開元末以良家 子入東宮,太子以賜廣平王,實生德宗。天寶亂,賊囚 后東」都。掖庭王入洛,復留宮中。時方北討,未歸長安, 而河南為史思明所沒,遂失后所在。代宗立,以德宗 為皇太子,詔訪后在亡,不能得。德宗即位,令有司擇 日分遣諸沈行州縣物色,終帝世無聞焉。憲宗即位, 有司建言:「皇太后沈氏厭代二十有七年,大行皇帝 至孝,哀思罔極。建中時,發明詔,遣使者奉迎,凡舟車 所至罔不逮。歲推月遷,參訪理絕。請因大行皇帝啟 殯,詔群臣為皇太后發哀肅章內殿,中人奉廞衣置 幄坐宮中,朝夕上食,告天地宗廟,上太皇太后諡冊, 作神主祔代宗廟,備法駕,奉褘衣,納於元陵祠室。」詔 曰:「可。」

憲宗元和元年正月太上皇崩七月葬豐陵

按《唐書順宗本紀》,永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為 皇帝,自稱曰太上皇。辛丑,改元。元和元年正月,皇帝 率群臣上尊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是月崩於咸寧 殿,年四十六,諡曰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按《憲宗 本紀》,元和元年正月甲申,太上皇崩。七月壬寅,葬至 德大聖大安孝皇帝于豐陵。

元和十一年三月庚午,皇太后崩。八月庚申,葬莊憲 皇太后于豐陵。

按《唐書憲宗本紀》云云,按《順宗莊憲皇后傳》:后王 氏,順宗在藩,帝賜之為王孺人,是生憲宗,冊為良娣。 順宗即位,將立后,會病棘而止。憲宗內禪,尊為太上 皇后。元和元年,上尊號曰皇太后。十年崩,年五十四。 遺令曰:「皇太后敬問具位,萬物之理,必歸於有極。未 亡人嬰霜露疾,日以衰頓,幸終天年,得奉陵寢,志願 獲矣,其何所哀?《易月》之典,古今所共。皇帝宜三日聽 政,服二十七日,釋天下吏民,令到臨三日止。宮中非 朝暮臨無輒哭。無禁昏嫁、祠祀、飲食酒肉。已釋服,聽 舉樂。侍醫無加罪,陪祔如舊制。」有司上諡,葬豐陵。 元和十五年正月,帝崩。五月,葬景陵。

按《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皇帝崩,年 四十三,諡曰聖神章武孝皇帝。按《穆宗本紀》,元和 十五年正月庚子,憲宗崩,辛丑遺詔皇太子即皇帝 位于柩前。閏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殿。五 月庚申,葬聖神章武孝皇帝于景陵。按《王彥威傳》, 彥威拜博士,憲宗以正月崩,有司議葬用十二月下 宿。彥威建言:「天子之葬七月,《春秋》之義。志崩不志葬, 必其時也。舉天下葬一人,故過期不葬則譏之。高祖、 中宗,葬皆六月。太宗四月,高宗九月,睿、代二宗皆五 月。德宗十月,順宗七月,唯元、肅二宗皆十二月。有為 為之,非常典也。且葬畢而虞,虞而卒哭,卒哭而祔,皆 卜日。今葬卜歲暮,則畢祔在明年正月,是」改元慶賜 皆廢矣。有詔更用五月。淮南李夷簡上言:「大行皇帝 功高,宜稱祖穆宗。」下其議,彥威奏:「古者始封為太祖。 由太祖而降,則又祖有功,宗有德。故夏人祖顓頊而 宗禹,商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魏、晉 而下,務欲推美,自始祖外,並建列祖之議,叔世亂家, 不可以為訓。唐本《周禮》,以景皇帝為太祖,祖神堯而 宗太宗,自高宗後咸稱宗,以為成法。不然,太宗致升 平,元宗清內難,肅宗收復兩都,皆撥亂反正,猶不稱 祖。今當本三代之制,黜魏、晉亂法,大行廟號,宜稱宗。」 制可。又舊事,祔廟必告於太極殿,然後奉主入廟,既 事則已,而有司祔主畢,又還告太極殿。彥威以為不 可。執政怒,坐祝辭誤奪二季俸,削一階。彥威終不回 屈。

穆宗長慶四年正月帝崩十一月葬光陵

按《唐書穆宗本紀》,「長慶四年正月辛未,以皇太子權 勾當軍國政事。壬申,皇帝崩于清思殿,年三十。」按 《敬宗本紀》,「長慶四年正月,穆宗崩。丙子,皇太子即皇 帝位于太極殿。十一月庚申,葬睿聖文惠孝皇帝於 光陵。」

敬宗寶曆二年十二月辛丑皇帝崩

按:《唐書敬宗本紀》云云。

文宗大和元年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愍孝皇帝于莊陵

按:《唐書文宗本紀》云云。

開成五年正月帝崩八月葬章陵

按《唐書文宗本紀》,「開成五年正月戊寅,不豫。辛巳,皇 帝崩于太和殿,年三十三。」按《武宗本紀》,「開成五年 正月,文宗疾大漸,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 矯詔廢皇太子成美,復為陳王,立潁王為皇太弟。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