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午門

太和門。是日、滿洲蒙古漢軍參領郎中阿達哈哈

「番等官以上、漢文官四品以上、科道掌印官、武官三品以上、俱朝服齊集正陽門外、排立行禮。祭畢、隨吻入」 至安吻處、請安畢方散。其

乾清門另遣大臣祭告

七月

坤寧宮安吻

交泰殿寶頂成。遣官祭告如前儀。

十一月

上移宮。前期一日、遣官祭告如常儀。

康熙九年

《大清會典》:康熙九年正月,祭

祈穀壇:

上躬詣行禮。前期三日、遣大臣一員祭告

太廟、

五月恭奉

章皇后神牌升祔。

太廟。前期三日、

《上陞》。

太和殿。視祭告祝文。各遣大臣一員祭告

《天地》、

太廟、

社稷。前期一日、遣官一員、祭告

奉先殿、

八月恭謁

孝陵。前期一日、

上躬詣

太廟。行祭告禮。

康熙十年

《大清會典》。「康熙十年二月,經筵開講前期一日遣官。」

一員祭告

文廟是日祭告

奉先殿、嗣後歲以為常

四月,始開《日講》,遣官一員祭告。

文廟

九月

上恭謁

福陵。

昭陵。前期一日、

上躬詣

太廟。行祭告禮。

十一月自

福陵。

昭陵回京。

上躬詣

太廟。行祭告禮。

康熙十一年

《大清會典》。康熙十一年

上行耕耤禮。前期一日。遣官祭告

奉先殿、

康熙十二年

《大清會典》:「康熙十二年,議准凡祭壇廟,俱於黎明時。」

行禮惟「夕月。」 壇定於酉時。

凡祭日

皇上親詣祭所。或遣官詣祭所時。太常寺官一員、至

乾清門所設齋戒銅人案前。一跪三叩頭、捧齋戒。

牌銅人至

午門外置紅櫃。內排御仗一對、送太常寺庫收貯

凡祭日、如遇雨雪、奏請具常服行禮

凡玉五等:曰「蒼璧,曰黃琮,曰赤璋,曰白琥,曰方珪,惟祀。」

天地社稷,日月用之。

凡帛七等:曰《郊祀制帛》,曰《奉先制帛》,曰《禮神制帛》,曰《展親制帛》,曰《報功制帛》,曰《告祀制帛》,俱織成滿、漢字,又有白色素帛。

凡牲四等:曰犢,曰「特牛」 ,曰「太牢」 ,牛一,羊一,豕一;曰少牢,羊一、豕一。其牛色尚騂或黝。大祀入滌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設犧牲所官,屬太常寺。

凡祭肉

國初用熟獻。順治間用生獻。惟

太廟陵祭用熟獻。後定各處祭肉、俱用生獻

凡祭品,登一、實以太羹。煮肉汁不用鹽醬。鉶二,「實以和羹。」鹽醬肉汁籩十二,「實以形,鹽,槁,魚,棗,栗,榛,菱,芡,鹿脯,白餅。」白麪造黑餅。蕎粉造糗餌。米粉造粉餈。糯米糕豆十二,實以韭,俎。以韭切去本末用中四寸菁俎芹俎,筍俎醯醢。豬肉鮓用鹽酒料物調和鹿醢兔醢,魚醢《脾析》。用牛百葉細切湯熟用鹽酒造豚胉。豬肩上肉𩛆食。用糯米飯羊脂蜜熬糝食。粳米飯用牛羊豕肉細切同熬「簠二簋二,實以黍稷、稻粱。」其用,籩十者,無糗餌、粉餈;豆十者,無𩛆食、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