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5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戀闕,致詞,復位,再拜,喝「各好去。」引右出,次引宰執下 殿,禮畢。第九日,聚廳,送「至恩華館,更衣而行。凡使將 至界報至則差接伴使,至則差館伴使,去則差送伴 使,皆有副,皆差書表以從。」凡行省來宴、回宴之押宴 官,皆從行省定差,就借以文武高爵長官之職,以為 轉銜之光。來回之賜宴天使皆以閤門祇候往,詔書、 口宣皆稟命於都省,以翰林院定撰焉。夏使至,或許 貿易於市。二日使至。所差者,「館伴使副各一,監察、奉 職、省令史各一,書表四,總領、提控官、酒食官、監廚、稱 肉官各一,牽攏官三十,尚食局直長、知書、都管、接手、 湯藥直長、長行各一,廚子五,奉飲直長一,長行二,奉 珍二,儀鸞直長一,長行十,把內外門官二,館外巡防 軍三十,把館甲軍六十二,雜役軍六十,過位不通漢 語軍十。凡雜役皆衣皂過食,司吏八十,街市廚子四 十,方脈雜科醫各一,獸醫一,鞍馬二十四疋。」後止備 八疋,押馬官一員。又差說儀、承受、禮直官一員。凡在 館鋪陳、繳絡器皿什物,戶部差官與東上直閤同點 檢。所經橋道,皆先期命工部修治之。凡賜衣,使、副各 三對,人從衣各二對,使、副幣「帛百四十段。舊又賜貂 裘二,無則使者代以銀三錠,副代以帛六十疋,後削 之。惟生餼則代以綾羅三十九疋,帛六十二疋,布四 疋」,金帶三,金鍍銀束帶三,金塗銀鬧裝鞍轡三,金塗 銀渾裹書匣、間金塗銀裝釘黑油詔匣及包書詔匣、 複各一。朝辭,賜人從銀二百三十五兩,絹二百三十 五疋。賜宋、高「麗使之物」,其數則無所考。

聘問部總論

《春秋》四傳。

隱公七年

《春秋》:「夏,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大全此列國來聘之始。 杜氏曰:「凡聘,皆使卿執玉帛以相存問。」 張氏曰:「聘者,諸侯遣大夫通好與國,見於《儀禮》之篇詳矣。然古者諸侯間於天子之事,則有邦交殷聘之禮。自隱公即位以來,未嘗朝聘於天子,以魯推之,則諸侯蓋可知矣。齊僖因艾之盟,遽遣使於魯以結好,忘君臣之大義,植同列之私黨。故觀年之聘,則」凡《春秋》書聘可以例推矣。

汪氏曰:「《經》書諸侯聘三十一,齊聘者五,始於弟。」

年而終於慶封。晉聘者十有一,宋、衛聘者各四,陳、鄭、秦、吳聘者各一,楚聘者三。魯以秉禮之國,受同列之朝聘,而尊王之禮寥寥罕見,故悉書以示譏焉 。廬陵李氏曰:「《春秋》,齊之聘魯,五年之再來,齊僖糾合之時也;歸父之來,晉襄未定之時也;國佐之來,齊頃有志於叛晉也;慶封之來,齊景初立而有志於爭伯也。皆」 出於私情矣。然《春秋》之初,齊猶加禮於魯,至桓既伯,僖七年「公子友如齊」 之後,魯使之聘齊者二十二,而齊聘僅三至焉,亦可以觀世道矣。

冬,天王使凡伯來聘。

大全此王聘之始。 程子曰:「《周禮》時聘,以結諸侯之好。諸侯不修臣職而聘之,非王體也。」

隱公九年

《春秋》:「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穀梁傳》:「南,氏姓也;季,字也;聘,問也。聘諸侯,非正也。」 胡傳:「按:《周禮行人》,王者待諸侯,有時聘以結好,間問 以諭志。而《穀梁子》何以獨言『聘諸侯?非正也。古者諸 侯於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 於諸侯,不可以若是恝,故亦有聘問之禮焉。隱公即 位九年於此,而史策不書遣使如周,則是未嘗聘也, 亦』」不書「公如京師」,則是未嘗朝也。一不朝則貶其爵, 再不朝則削其地。如隱公者,貶爵削地可也。刑則不 舉,遣使聘焉,其斯以為不正乎?經書云「公如京師」者 一,朝於王所者二,卿大夫如京師者五,舉魯一國,則 天下諸侯怠慢不臣可知矣。書「天王來聘」者七,錫命 者三,則問於他邦及齊、晉、秦、楚之大國又可知矣。王 之不王如此,征伐安得不自諸侯出乎?諸侯之不臣 如此,政事安得不自大夫出乎?《春秋》於此,蓋有不得 已焉爾矣。

桓公三年

《春秋》:冬,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左傳》:「冬,齊仲年來聘,致夫人也。」

古者女出嫁,又使大夫隨加聘問,存謙敬,序殷勤也。在魯而出則曰「致女」,在他國而來則總曰「聘」,故《傳》以「夫人」釋之。大全高氏曰:「隱七年,弟年嘗聘。」今桓篡隱而結婚,復使來聘。齊侯於魯,視篡弒易君,恬不為意,如市道之交驩爾。

莊公二十有三年

《春秋》,「祭叔來聘。」

《穀梁》:以祭叔為祭公,來聘。魯天子內臣,不得外交,故不言使,不與其得使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