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3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建言餉億煩匱,宜休師,唯度請身督戰。帝獨目度留, 曰:「果為朕行乎?」度俯伏流涕曰:「臣誓不與賊偕存。」即 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彰義軍節度、淮西宣慰招討處 置使。度以韓弘領都統,乃上還招討以避弘,然實行 都統事。又制詔有異辭,欲激賊怒弘者,意弘怏怏則 度無與共功。度請易其辭,窒疑間之嫌。於是表馬總 為宣慰副使,韓愈行軍司馬,李正封、馮宿、李宗閔備 兩使幕府。入對延英,曰:「主憂臣辱,義在必死。賊未授 首,臣無還期。」帝壯之,為流涕。及行,御通化門臨遣,賜 通天御帶,發神策騎三百為衛。初,逢吉忌度,帝惡居 中撓沮,出之外。度屯郾城,勞諸軍,宣朝廷厚意,士奮 於勇。是時,諸道兵悉中官統監,自處進退,度奏罷之, 使將得顓制,號令一戰氣倍。未幾,李愬夜入縣瓠城, 縛吳元濟以報。度遣馬總先入蔡。明日,統洄曲降卒 萬人,持節徐進,撫定其人。初,元濟禁偶語於道,夜不 然燭,酒食相饋遺者,以軍法論。度視事,下令唯盜賊 鬥死抵法,餘一蠲除,往來不限晝夜,民始知有生之 樂。度以蔡牙卒侍帳下,或謂反側未安,不可去備。度 笑曰:「吾為彰義節度,元惡已擒,人皆吾人也。」眾感泣。 既而申、光平定,以馬總為留後。度入朝,會帝以二劍 付監軍梁守謙,使悉誅賊將。度遇諸郾城,復與入蔡 商罪,議誅守謙,請如詔,度固不然,騰奏申解,全宥者 甚眾。策勳,進金紫光祿大夫、弘文館大學士、上柱國、 晉國公,戶三千,復知政事。

按《舊唐書烏重引傳》:「重引,潞州牙將也。元和中,王承 宗叛,王師加討,潞帥盧從史雖出軍,而密與賊通。時 神策行營吐突承璀與從史軍相近,承璀與重引謀, 縛從史於帳下。是日重引戒嚴,潞軍無敢動者。憲宗 賞其功,授潞府左司馬,遷懷州刺史,兼充河陽三城 節度使。會討淮蔡,用重引壓境,仍割汝州隸河陽。自」 王師討淮西三年,重引與李光顏掎角相應,大小百 餘戰,以至元濟誅,就加檢校尚書右僕射,轉司空。蔡 將有李端者,過溵河降重引。其妻為賊束縛於樹,臠 食至死,將絕,猶呼其夫曰:「善事烏僕射。」其得人心如 此。元和十三年,代鄭權為橫海軍節度使。既至鎮,上 言曰:「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見。蓋刺史失 其職,反使鎮將領兵事。若刺史各得職分,又有鎮兵, 則節將雖有祿山、思明之姦,豈能據一州為叛哉?所 以河朔六十年,能拒朝命者,秖以奪刺史縣令之職, 自作威福「故也。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舉公牒,各還 刺史職事訖,應在州兵,並令刺史收管。又景州本是 《弓高縣》,請卻廢為縣;歸化縣本是草市,請廢縣依舊 屬德州。」詔並從之。由是法制修立,各歸名分。及屯軍 深州,重引以朝廷制置失宜,賊方憑凌,未可輕進,觀 望累月。穆宗急於誅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引檢 校司徒,兼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召至京師,復 以本官為天平軍節度、鄆曹濮等州觀察等使。 按 《李祐傳》,「祐本蔡州牙將,事吳元濟,驍勇善戰。自王師 討淮西,祐為行營將,每抗官軍,皆憚之。元和十二年, 為李愬所擒。愬知祐有膽略,釋其死,厚遇之,推誠定 分,與同寢食。往往帳中密語,達曙不寐。人有耳屬於 外者,但屢聞祐感泣聲。而軍中以前時為祐殺傷者 多,營壘諸卒會議,皆恨不殺祐。愬以眾情歸怨,慮不 能全,因送祐於京師,乃上表救之。憲宗特恕,遂遣祐 賜愬。愬大喜,即以三千精兵付之。祐所言無有所疑, 竟以祐破蔡,擒元濟,以功授神武將軍,遷金吾將軍, 檢校左散騎常侍、夏州刺史、御史大夫、夏綏銀宥節 度使。」 按《董重質傳》:「重質本淮西牙將吳少誠之子 婿也,性勇悍,識軍機,善用兵。及」元濟拒命,重質又為 謀主,領大軍當王師,連歲不拔,皆重質之謀也。元和 十二年,宰相裴度督兵淮西,至郾城,元濟乃悉發左 右及守城之卒,委重質而拒度。時李愬乘虛入蔡,既 擒元濟,重質之家在蔡,愬乃安卹之,仍使其子持書 禮以召重質。重質見其子,知城已陷及元濟囚窘之 狀,乃慨然以單騎歸。愬白衣叩伏,愬揖登階,以賓禮 與之食。憲宗欲殺之,愬奏許以不死而來降,請免之, 且乞於本軍驅使。於是貶春州司戶參軍。明年,轉太 子少詹事,委武寧軍收管驅使,仍加金紫。 按《楊元 卿傳》:元卿祖子華,德州安陵縣丞。父寓,申州鍾山縣 令。元卿少孤,慷慨有才略。及冠,尚漂蕩江嶺之表,縱 遊放言,人謂之「狂生。」時吳少誠專蔡州,朝廷姑息之, 元卿白衣謁見,署以劇縣,旋辟為從事,奏授試大理 評事,亦事少陽。後奏轉監察裡行,因上奏,宰相李吉 甫深加慰納。自是,一歲或再隨奏至京師。元卿每與 少陽言,諭以大義,乃為兇黨所構,賴節度判官蘇肇 保持,故免。元卿潛奉朝廷,內耗少陽之事。及少陽死, 其子元濟繼立。元卿說曰:「先尚書性𠫤,諸將皆饑寒, 今須布惠以自固也。府中有無,元卿熟知之。曷若散 聘諸道,卑辭厚禮,以丈人行呼群帥,庶幾一助,而諸 將大獲矣。元卿願將留後表上聞,朝廷安得不從哉!」 元濟許之。元卿即日離蔡,以賊勢盈虛條奏。潛請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