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9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即久迷不出,曰「黃河九曲燈」也。十三日,家以小琖一 百八枚,夜燈之,遍散井灶門戶砧石,曰散燈也。其聚 如螢,散如星,富者燈四夕,貧者一夕止。

《帝京景物略》:七月十五日,諸寺建盂蘭盆會,夜于水 次放燈,曰「放河燈」,水關最勝。其次「泡子河。」

《隩志》:燕市七月十五夜,兒童手持長柄荷葉,燃燈其 中,繞街而走,青光熒熒,若燐火然。

《紹興府志》:「元宵,明舊制弛禁十日,而越中亦頗盛,率 前二後五,每至正月十三日夜,民則比戶接竹棚懸 燈,大都土製為多。其紙燈頗呈纖巧,麥幹燈紅,燦如 火毬,朱門畫屋,出奇製,炫華飾,相矜豪奢。閩、三齊之 琉璃珠,滇之料絲,丹陽之上料絲,金陵之夾紗羊角, 省城之羊皮,燕之雲母毬屏,交錯街衢,往往彌望。而」 仙釋之居,亦垂綵帶,懸諸華燈。好事者復箕斂于市。 要區為「煙樓月殿、鰲山火架,集珍聚奇。」凡器具玩好, 人家有一珍麗,必百法索之,出參差陳之,各以意布 置,頗有結構。遠望燦爛,近視精整。間鬧以戲劇,簫鼓 歌謳之聲,諠闐達旦。男女縱遊于道,極囂雜。巨室或 由此搆訟。極盛者在十五六夜,七則稍稀,八九更益 冷落,燈多懸而不燭。二十日猶有置酒者,謂之「殘燈。」 入下旬,則相率撤棚釋架矣。

燈燭部外編

《拾遺記》:「穆王三十六年,王東巡大騎之谷,指春宵宮, 集諸方士仙術之要,而螭鵠龍蛇之類奇種,憑空而 出,時已將夜,王設常生之燈以自照,一名『恆輝』。」又列 璠膏之燭遍於宮內,又有鳳腦之燈。又有冰荷者,出 冰壑之中,取此花以覆燈七八尺,不欲使光明遠也。 方丈之山,一名「巒雉,東方龍場地方千里,有龍皮骨」 如山阜,散百頃,遇其蛻骨之時,如生龍。或云龍常鬥 此處,膏血如水流。膏色黑者,著草木及諸物如淳漆 也。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壺盛數斗膏,獻昭 王。王坐通雲之臺,亦曰「通霞臺。」以龍膏為燈,光耀百 里,煙色丹紫,國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遙拜之,燈以 火浣布為纏。

《漢武內傳》:武帝好神仙之道。元封元年四月,帝閒居 承華殿,王母使來語帝曰:「從今日清齋至七月七日, 王母暫來也。」帝於是盛齋存道,到七月七日,乃修除 宮掖,然九光之燈,以候雲駕。

《洞冥記》:「甘泉宮南昆明池中有靈波殿七間,皆以桂 為柱,風來自香。帝既耽於靈怪,帝得丹豹之髓,白鳳 之膏,磨青錫為屑,以蘇油和之,照於神壇,夜暴雨,光 不滅,有雙蛾如蜂赴火,侍者舉麟鬚拂拂之。」

元鼎元年,起「招仙閣於甘泉宮西進。」嵻,細棗出。 《嵻山》,山臨碧海上,萬年一實,如今之軟棗。咋之有膏, 膏可燃燈。西王母握以獻帝。燃芳苡燈,光色紫,有白 鳳黑龍馵足來戲於閣邊。

元封中,招諸靈異,有外國所貢青樝之燈。青樝木有 膏如淳漆,削置器中,以蠟和之,塗布燃照數里。 天漢二年,帝昇蒼龍閣,召諸方士,言遠國遐方之事。 東方朔曰:「臣遊北極,至種火之山。山之四極,有園圃 池苑,皆植異草,有明莖草,夜如金燈,折枝為炬,照見 鬼物之形。帝令剉此草為泥,以塗雲明之館。夜坐此 館,不」加燈燭,亦名「照魅草。」

帝昇望月臺,時暝望南端有三青鴨群飛,俄而止於 臺上,帝悅之。至夕,鴨宿於臺端,日色已暗,帝求海肺 之膏以為燈,焉取靈。布為纏火光甚微,而光色無 幽不入。

《佛國記》:拘薩羅國起精舍,高六丈許,裡有坐佛。其道 東有外道天寺,外道常遣人守其天寺,掃灑燒香,燃 燈供養。至明旦,其燈輒移在佛精舍中。婆羅門恚言: 「諸沙門取我燈自供養佛。」於是夜自伺候,見其所事。 天神持燈,繞佛精舍三帀,供養佛已,忽然不見。婆羅 門乃知佛神大,即舍家入道。

《集異記》:明皇觀燈於上陽宮,召葉法善觀於樓下。法 善曰:「燈固盛矣,西涼今夕之燈,亦不亞此。」上曰:「可得 一往乎?」法善令上閉目,上依其言,閉目距躍身在霄 漢,已而足及地。法善曰:「可以觀矣。」既視燈,連亙十數 里,車馬駢闐,士女紛雜。上稱其盛久之。法善曰:「觀覽 畢可回矣。」復閉目與法善騰虛而上,俄頃還故處,而 《樓下歌吹》猶未終。

《異聞實錄》:唐楊穆於昭應寺讀書,每見一紅裳女子, 一日誦詩曰:「金殿不勝秋,月斜石樓冷。誰是相顧人, 褰幃弔孤影。」穆問其姓氏,云:「遠祖名無忌,姓宋。十四 代祖因顯揚釋教,封長明公。開元中,明皇與楊妃建 此寺,立經幢,封妾為西明夫人,因賜珊瑚寶帳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