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9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鉤之。」周穆王把酒,請王母歌以珊瑚鉤,擊盃而歌。

鉤部藝文

《犀鉤銘》有序
晉·傅咸

世稱駭雞之犀。聞之父常侍曰:「犀之美者有光,雞見影而驚,故曰駭雞。」 有以此鉤見遺者,乃為之銘。

《獸》曰「元犀,處自林麓,食惟棘刺,林兼五肉。」或有《神 表》《露以角》,含精吐英,望如華燭,置之荒野,禽獸莫觸。

鉤部紀事

《新序》:管仲傅齊公子糾,鮑叔傅公子小白。齊公孫無 知殺襄公,公子糾奔魯,小白奔莒。齊人誅無知,迎公 子糾于魯。公子糾與小白爭入,管仲射小白,中其帶 鉤,小白佯死,遂先入,是為齊桓公。

《吳越春秋》:闔閭既寶莫耶,復命于國中作金鉤,令曰: 「能為善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眾,而有人貪王 之重賞也,殺其二子,以血釁金,遂成二鉤,獻于闔閭, 詣宮門而求賞。王曰:「為鉤者眾,而子獨求賞,何以異 于眾鉤乎?」作鉤者曰:「吾之作鉤也,貪而殺二子,釁成 二鉤。」王乃舉眾鉤以示之。何者是也?王鉤甚多,形體 相類,不知其所在。于是鉤師向鉤呼二子之名:「吳鴻、 扈稽,我在于此,王不知汝之神也。」聲絕于口,兩鉤俱 飛,著父之胸。吳王大驚曰:「嗟乎,寡人誠負于子。」乃賞 百金,遂服而不離身。

《闞子》:「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黃金為鉤。」

《淮南子道應訓》:大司馬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鉤 芒。大司馬曰:「子巧耶?有道耶?」曰:「臣有守也。臣年二十, 好捶鉤,於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是以用之者必假 于弗用也,而以長得其用,而況持無不用者乎?物孰 不濟焉?」

《宋書符瑞志》:「漢武帝趙婕妤,家在河間,生而兩手皆 拳,不可開。武帝巡守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 子氣。召而見之,武帝自披其手,即時申得一玉鉤,由 是見幸,號曰拳夫人。進為婕妤,居鉤弋宮,大有寵。十 四月生男,是為昭帝,號曰鉤弋子。武帝曰:『聞昔堯十 四月而生,今鉤弋子亦然』。乃名其門曰堯母門。」 漢桓帝永興二年四月,光祿勳府吏舍壁下有青氣, 得玉鉤玦各一。鉤長七寸三分,玦周五寸四分,身中 雕鏤。

《搜神記》:京兆長安有張氏,獨處一室,有鳩自外入,止 於床,張氏祝曰:「鳩來,為我禍也,飛上承塵;為我福也, 即入我懷。」鳩飛入懷,以手探之,則不知鳩之所在,而 得一金鉤,遂寶之,自是子孫漸富,資財萬倍。蜀賈至 長安聞之,乃厚賂婢,婢竊鉤與賈,張氏既失鉤,漸漸 衰耗,而蜀賈亦數罹窮厄,不為己利。或告之曰:「天命 也,不可力求。」於是賫鉤以反張氏,張氏復昌,故關西 稱張氏傳鉤云。

《東宮舊事》:「皇太子納配,有龍頭髻枕,銀環鉤副之。」 《梁書夏侯詳傳》:「天監六年,徵詳為侍中、右光祿大夫。 先是,荊府城局參軍吉士瞻,役萬人,浚仗庫防火池, 得金革帶鉤,隱起雕鏤,甚精巧。篆文曰:『錫爾金鉤,既 公且侯』。士瞻,詳兄女婿也。女竊以與詳。詳喜佩之,期 歲而貴矣。」

《隋書蘇威傳》:「威見宮中以銀為幔鉤,因盛陳節儉之 美以諭上,上為之改容,雕飾舊物,悉命除毀。」

《酉陽雜俎》: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驍果暴戾,為眾 所忌,得一鉤。及西戎歲犯邊,青春每陣常運臂大呼, 執馘而旋,未嘗中鋒鏑,西戎憚之,一軍賴焉。後獲生 口數千,軍帥令譯問:「衣大蟲皮者,爾何不能害?」青春 答曰:「嘗見青龍突陣而來,兵刃所及,若叩銅鐵,我知 為神助將軍也。」青春乃知鉤之有靈。青春死後,鉤為 瓜州刺史李廣琛所得,或風雨後迸光出室,環燭方 丈。哥舒鎮西知之,求易以它寶,廣琛不與,因贈詩:「刻 舟尋化去,彈鋏未酬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