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800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樂之類,意者皆其心神之妙也。是以形而傳彼典籍,

今亦耿耿也。有志者考古人之器,則由是而知古人 之政矣。宣和收錄其志,恐專為器噫,為器則敝矣。予 苦是籍艱於好古者,爰屬掌鹽司者黃君景星再購 佳木而翻刊之,是亦孔子存羊之意焉。若曰「玩物喪 其志」,則予不敢

古玩部藝文二

《柳元穀以所得晉太康間冢中杯及瓦券來易余手繪二首》
明·徐渭

《券文》云:「大男楊紹,從土公買冢地一丘,東極闞澤,西極黃滕,南極山背,北極於湖,直錢四百萬,即日交畢,日月為證,四時為伍,太康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對共破剪,民有私約如律令。」 詳玩右文,似買於神,若今祀后土,義非從人間買也。二物在會稽倪光簡冢地中,於萬曆元年掘得之地,在山陰二十七都應家頭之西,尚有一白磁獅子及諸銅器。銅器出則腐敗矣,獅尚藏光簡家。

遙思冢中人,有杯不能飲。孤此黃兔窯,伴千三百稔。 券鏹四百萬,買地作衾枕。想當不死時,用物必弘甚。 尊罍羅寶玉,裹襪賤繡錦。豈有纖纖指,捧此鍛泥蕈。 存亡隔一丘,華寂迥千仞。活鼠勝死王,斯言豈不審。

古人笑不飲,此說豈無見。五斗叫《劉伶》,哀來淚如霰。 嗟彼太康子,冢中亦杯坫。固知好飲徒,無咽可澆嚥。 杯出黃土中,忽復受傾灌。譬彼避秦人,乃不知有漢。 我欲學盧充,詣市買金盌。庶幾遇小姨,知是崔氏玩。

古玩部紀事

《後漢書章帝本紀》:建初七年「冬十月癸丑,西巡狩長 安,進幸槐里岐山,得銅器,形似酒樽,獻之。」

《胡綜別傳》:綜博物,孫權時掘地得銅匣,長二尺七寸, 以琉璃為蓋,又一白玉如意,所執處皆刻龍虎及蟬 形,莫能識其由,使人問綜,綜曰:「昔秦皇以金陵有天 子氣,平諸山阜,處處輒埋寶物,以當王氣,此蓋是乎?」 《因話錄》:宋江夏王義恭性愛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 侍中何勖已有所送,而王徵索不已。何甚不平,嘗出 行,於道中見狗枷犢鼻,乃命左右取之,還以箱擎送 之。牋曰:「承復須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犢鼻。」 《南齊書劉悛傳》:悛為廣陵太守,都諸軍事,於

「州治下立學校,得古禮器銅罍、銅甑、豳山、銅罍樽、銅 豆鍾各二口」,獻之。

《陸澄傳》:澄領國子祭酒。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 腹而底平,可將七八升,以問澄,澄曰:「此名服匿」,單于 以與蘇武。子良後詳視器底有字,髣髴可識,如澄所 言。

《竟陵王子良傳》:「子良敦義愛古,於西邸起古齋」,多聚 古人器服以充之。

《梁書劉之遴傳》,之遴好古愛奇,在荊州聚古器數十 百種,有一器似甌,可容一斛,上有金錯字,時人無能 知者。又獻古器四種於東宮。其第一種,鏤銅鴟夷榼 二枚,兩耳有銀鏤,銘云「建平三年造。」其第二種,金銀 錯鏤古樽二枚,有篆銘云「秦容成侯適楚之歲造。」其 第三種,外國澡灌一口,銘云「元封二年,龜茲國獻。」其 第四種古製澡盤一枚,《銘》云「初平二年造。」

《劉顯傳》:「顯博文強記。時魏人獻古器,有隱起字,無能 識者。顯案文讀之,無有滯礙,考校年月,一字不差,高 祖甚嘉焉。」

《酉陽雜俎》:「梁大同八年,戍主楊光欣獲玉龍一枚,長 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腹中容斗餘, 頸亦空曲。置水中,令水滿倒之,水從口出,水聲如琴 瑟,水盡乃止。」

《南史始興王鑑傳》:「時有廣漢什邡人段祖以淳于獻。 鑑,古禮器也。高三尺六寸六分,圍三尺,圓如筩,銅色, 黑如漆,甚薄。上有銅馬,以繩懸馬,令去地尺餘,灌之 以水,又以器盛水於下,以芒莖當心跪注,淳于以手 振芒,則聲如雷,清響良久乃絕,古所以節樂也。」 《隋書高祖本紀》:「開皇十一年春正月丁酉,以平陳所 得古」器,多為妖變,悉命毀之。

《中說》:邳公好古物,鍾鼎什物珪璽錢貝必具。子聞之 曰:「古之好古者聚道,今之好古者聚財。」

《唐闕史》裴休,尚古好奇,掌綸誥日,有親表調授邑宰 於曲阜者,土人墾田得古器曰盎,腹容三斗,淺項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