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7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相高下,數日始得疏導。方具呈守道議於郡邑,僉報 曰:「可令吾邑者。」永年杜公擇才榦司其事,徵瀕水居 民分任之。公又捐俸索三十金。諏曰:「興工。」民有賴而 不勞,事眾擎而易舉。甫一年告竣。登隴而望,稻香襲 人,周南亦有膏腴:諺何大迂哉!天下事委靡固難於 刱始,因循亦易於毀成。是役也,非公慧識,無以倡其 議;非公厚力,勿以終其舉。士民輩頌公不置口,乞記 於予。予惟公固當世仁人君子也,凡所施為,可倣可 傚,開渠特其一事耳。後之觀是《記》者,知公用意之厚、 立法之遠,相與疏壅道滯,祖其法而行之無弊,汪濊 其永永矣!公諱之鑰,字維北,號啟寰。登萬曆戊戌進 士,歷任登萊海防道。

《留經記》
耿定向

嘉靖壬戌,余按關西還,時暑重勞役夫,初行李止兩 笥,皆僝夫可舉者。過華下,道長少溟董君惠余古刻 《石經》若干卷,余心寶之,受載以歸。行逾日,見役者淋 汗喘息,惻然自省曰:「節用愛人,非此經中語耶?寶此 厲民,殆與此旨左矣。習聞者未之實體,載之何為?」乃 解。留河南郡學宮,與諸士公之。吁!只此一念,蘊藉充 廣,不蔽不渝,是余之窮經也已,固不必盡披載籍,而 後謂之「通經」也。洛中固名賢奎聚之鄉,諒多與余同 志者。夫《經》凡十四卷,計一百又四冊。

《初服會序》
劉贄

洛中有社舊矣。唐會昌中,白樂天九人社之香山禪 林,謂之「香山九老會。」宋元豐間,文潞公社其同志十 二人於妙覺僧舍,謂之「耆英會」,又謂之「真率會。」二社 皆兩朝偉人,輯之史,圖之繪事,侈為美談,數百載間, 猶一日也。大明嘉靖丙辰中,余始仕,時洛中大司徒 東穀孫翁、大司馬鳳泉王翁,約同時致政,八人為八 「耆會」,又謂之「續真率會」,亦輯有錄,繪有圖也。洎余歸 田,而八耆已相繼淪謝矣。續補者復十一數,而榖翁 尚為主席,遂辱見攜。余時分席在末行,起隆慶戊辰, 迨今萬曆己丑,歷年廿有二,先後續會者計二十有 八人,社名始為八耆,繼續真率,又繼敦誼。更會名者 三:主席始穀翁孫,繼嵩野朱,再繼嵩崖溫,今柱峰王, 更主會者四,而相繼淪謝者,屈指已廿有一。中間長 余而往者十五,少余而先者已六君子矣。凡皆經眼 朋儕也,已若薤露朝菌,然尚旦夕不可知如此,何論 古今?夫古今相視一意爾。今社五人,悉少同几硯,相 顧俱皤然一翁。然回首初服,僅猶傳舍一夢間爾。矧! 又去日已多,來日又誰可知乎?其興感滋益慼矣。夫 興感莫如聚樂,聚樂生於義重,義重何如「舊遊?」今城 中會多宦遊,諸君子歸來以後,樂之懷相就為社爾。 視齠齔之交已不相侔,而志向又安可盡同?此舊遊 之聚,所以為義重之真樂也。此會《古今載籍》不多見, 似亦有緣分在。余故采擷而名之,以重吾社;而圖與 繪當俟之後來。社成,而維揚山人胡楚鶴氏還自雲 中續之。山人舊愛洛中風土,卜廬在洛已久,又愛初 服老人皆同志,而諸老人亦愛山人,雅志同也,遂拉 之以入。特山人齒方艾,亦匪偕自童遊者,然方外同 志之交,更跫然足音也,自不當以前例拘之。因得附 書。

《重修二程夫子祠堂記》
武攀龍

「入其里,聞其姓字,而令人肅然起敬者,匪聖賢之流, 不足以幾此也。」洛陽之祀二程夫子,非一日矣,豈獨 洛陽祀之?凡天下之配饗黌宮者,亦疇不祀之?正謂 天下之祀之者,各有其配殿,而洛陽之祀之者,獨有 其專祠,蓋重其所自出,以開天下嚮往之門也。嗟乎! 二夫子之在千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宜其廟貌常 新,明禋勿絕。而詎意兵燹之後,荒祠廢宇,淪胥湮沒, 一至是哉!予於丁亥年來宰茲邑,見其頹垣圮壁,刺 目傷心;勉為修葺,迄用有成。雖不敢侈丹雘、榱題之 盛,而俾瞻拜之有其像、妥侑之有其地,亦足以彰後 學矜式之志,且以明守土者百務艱難之際,不敢忘 厥本圖也。後之君子,庶其嗣而勿替哉。特於工竣之 日,而聊為之《記》云。

《新建邵康節先生祠堂記》
前人

嘗讀《無名翁傳》而知先生之大也。先生本燕人,隨父 徙共城,客遊吳楚齊魯之間,冬不爐,夏不扇者三十 年,既而曰:「道在是矣。」晚卜居於洛,著述原本《六經》,探 賾索隱,抉天人之祕,可與程氏二夫子相發明,而先 生日與之遊而不涉也。內聖外王,使以《皇極》緒餘出 而經世,又未始不可與鄭公君實輩相後先,而先生 又日與之遊而不涉也。卒之熙寧諸君子以新法去, 而程氏二夫子以偽學,抑獨先生超然免於評論。甚 矣,先生之大也!古所稱「聖人,塵垢糠秕,陶鑄堯舜」,將 無是與?迄今天津橋上,安樂窩中,令人齒頰猶芬。惜 乎陵谷變遷,遺蹤湮沒,即昔致訪於《九真觀》片石者, 亦渺無可究。而余以干戈瘡痏之餘,來蒞茲土;斬蓬 蒿,闢瓦礫,聊創為祠宇於二程之東,以明景仰無窮 之志。嗚乎!手探月窟,足躡天根,其望是祠而儼然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