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四百二十三卷目錄

 儀衛部彙考一

  周總一則

  漢總一則

  後漢總一則

  晉總一則

  宋總一則

  南齊總一則

  梁總一則 武帝天監一則

  陳總一則

  北齊總一則

  北周總一則

  隋總一則 煬帝大業一則

  唐總一則

  遼總一則

  宋總一則

  元總一則

官常典第四百二十三卷

儀衛部彙考一

周制,「《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而典路、車僕、司常分 其職以佐之。」

按:《周禮春官》宗伯禮官之屬,巾車,「下大夫二人,上士 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工百 人,胥五人,徒五十人。」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 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

公猶官也。用,謂祀賓之屬。旗物,太常以下等敘之,以封同姓、異姓之次序。

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鍚樊纓,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 二斿以祀。金路,鉤樊纓,九就,建大旂以賓,同姓以封。 象路,朱樊纓,七就,建大赤以朝,異姓以封。革路,龍勒 條纓,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衛。木路,前樊鵠纓, 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 厭翟勒面、繢總,安車,彫面、鷖總,皆有容蓋。翟車,貝面、 組總,有握。輦車,組輓,有翣羽蓋。

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大夫乘墨車,士乘棧 車,庶人乘役車。

服車,服事者之車。

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

給遊燕及恩惠之賜不在等者,作之,有功有沽。

凡車之出入,歲終則會之。

計其完敗多少。

凡賜闕之。

完敗不計。

毀折入齎于職弊。

計所傷敗,入其直。杜子春云:「齎讀為資,資謂財也。乘官車毀折者,入財以償繕治之直。」

歲時更續,共其弊車。

故書「更續」為「受讀。」杜子春云:「受當為更,讀當為續。」更續更受新,共其弊車。巾車既更續之,取其弊車共於車,人材或有中用之。

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

《雞》人主呼旦,鳴鈴以和之,聲且警眾,必使鳴鈴者,車有和鸞相應和之象。

《典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典路》,掌王及后之五路,辨其名物,與其用說。

用,謂將有朝祀之事而駕之。鄭司農云:「說謂舍車也。」

若有大祭祀,則出路,贊駕說。

出路,王當乘之。贊駕說,贊僕與趣馬也。

《大賓客》亦如之。

「亦出」,路當乘之。

凡會同、「軍旅,弔于四方,以路從。」

「王出,於事無常。」王乘一路,典路,以其餘路從行,亦以華國。

《車僕》,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車僕,「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苹車》 之萃,輕車之《萃》。」

《萃》猶副也。此五者皆兵車,所謂五戎也。戎路,王在軍所乘也。廣車,橫陳之車也。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苹猶屏也,所用對敵自隱蔽之車也。輕車,所用馳敵致師之車也。

凡《師》,「共革車,各以其萃。」

《五戎》者,共其一以為王優,尊者所乘也,而《萃》各從其元焉。

會同亦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