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安所措其手足?」臣以為大失其義,非忠臣所宜陳也。

廷尉者,天子之吏也,猶不可以失平,而天子之身反 可以惑謬乎?斯重於為己而輕於為君,不忠之甚也。 周公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言 猶不戲,而況行之乎!故釋之之言,不可不察,周公之 戒,不可不法也。」又陳諸鳥獸無用之物,而有芻糓人 徒之費,皆可蠲除。帝嘗問曰:「漢桓帝時,白馬令李雲 上書言:『帝者,諦也。是帝欲不諦當,何得不死』?」肅對曰: 「但為言失逆順之節,原其本意,皆欲盡心,念存補國。 且帝者之」威過於雷霆,殺一匹夫無異螻蟻,寬而宥 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廣德宇於天下。故臣以為殺之 未必為是也。

王隱《晉書》齊王冏輔政,驕矜多過。鄭方諫曰:「王安不 慮危,耽於酒色,其失一;王檄命當使天下穆如清風, 今則不然,其失二;四夷交侵,不以為念,其失三;興義 人勞窮苦,不聞振救之令,其失四;又與義兵論功未 息,其失五。冏曰:『孤不能以致五闕,若無子則不聞,其 過』。」

《晉書劉聰載記》:聰,中常侍王沉養女,年十四,有妙色, 聰立為左皇后。尚書令王鑒、中書監崔懿之、中書令 曹恂等諫曰:「臣聞王者之立后也,將以上配乾坤之 性,象二儀敷育之義。生承宗廟,母臨天下,匹配后土, 執饋皇姑,必擇世德名宗,幽閑淑令,副四海之望,稱 神祗之心。是故周文造舟,姒氏以興《關睢》之化,饗則 百世之祚永。孝成任心縱欲,以婢為后,使皇統亡絕, 社稷淪傾。有周之隆,既如彼矣;大漢之禍,又如此矣。 從麟嘉以來,亂淫於色,縱沉之弟女,刑餘小醜,猶不 可塵瓊寢,汙清廟,況其家婢邪!六宮妃嬪,皆公子公 孫,奈何一旦以婢主之,何異象榱玉簀而對腐木朽 楹哉!臣恐無福於國家也。」聰覽之,大怒,使宣懷謂粲 曰:「鑒等小子,慢侮國家,狂言自口,無復君臣上下之 禮,其速考竟。」於是收鑒等送市。金紫光祿大夫延馳 將入諫,門者弗通。鑒等臨刑,王沉以杖叩之曰:「庸奴 復能為惡乎?乃公何與汝事!」鑒瞋目叱之曰:「豎子,使 皇漢滅者,坐汝鼠輩與靳準耳!要當訴汝於先帝,取 汝等於地下。」懿之曰:「靳準梟聲獍形,必為國患。汝既 食人,人亦當食。汝。」皆斬之。

《經濟類編》:北漢大昌文獻公劉殷為相,不犯顏忤旨, 然因事進規,補益甚多。漢主聰每與群臣議政事,殷 無所是非。群臣出,殷獨留,為聰敷暢條理,商確事宜, 聰未嘗不從之。殷常戒子孫曰:「事君當務幾諫。凡人 尚不可面斥其過,況萬乘乎?」夫幾諫之功,無異犯顏, 但不彰君之過,所以為優耳。

宋明帝以故第為湘宮寺,備極壯麗,欲造十級浮圖 而不能,乃分為二。新安太守巢尚之罷郡入見,帝謂 曰:「卿至湘宮寺未?此是我大功德,用錢不少虞。」愿侍 側曰:「此皆百姓賣兒貼婦錢所為,佛若有知,當慈悲 嗟愍。罪高浮圖,何功德之有?」侍坐者失色,帝怒,使人 驅下殿,愿徐去無異容。又帝好圍碁,碁甚拙,與第一 品彭城丞王抗圍碁,抗假借之曰:「皇帝飛碁,臣抗不 能斷。」帝終不悟,好之愈篤。愿曰:「堯以此教丹朱,非人 主所宜好也。」帝雖怒甚,以愿王國舊臣,每優容之。 《梁書。鄭紹叔傳》:紹叔為衛尉卿。紹叔忠于事上,外所 聞知,纖毫無隱。每為高祖言事,善則臣愚不及,此皆 聖主之策。其不善,則曰:「臣慮出淺短。」以「為其事當如 是,殆以此誤朝廷,臣之罪深矣。」高祖甚親信之。 《魏書高允傳》:「允言事或有觸迕,帝所不忍聞者,命左 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輒求見。高宗知允意,逆屏左右 以待之,禮敬甚重。晨入暮出,或積日居中,朝臣莫知 所論。或有上事陳得失者,高宗省而謂群臣曰:『君父 一也,父有是非,子何為不作書於人中諫之,使人知 惡,而於家內隱處也,豈不以父親恐惡彰於外也?今 國家善惡,不能面陳,而上表顯諫,此豈不彰君之短, 明己之美?至如高允者,真忠臣矣。朕有是非,常正言 面論,至朕所不樂聞者,皆侃侃言說,無所避就。朕聞 其過而天下不知其諫,豈不忠乎!汝等在左右,曾不 聞一正言,但伺朕喜時,求官乞職。汝等把弓刀侍朕 左右,徒立勞耳,皆至公王。此人把筆匡我國家,不過 著作郎,汝等不自愧乎』?」於是拜允中書令。

《北齊書王紘傳》:「紘興和中,世宗召為庫直,除奉朝請。 世宗暴崩,紘胄刃捍禦,以忠節,賜爵平春縣男,賚帛 七百段,綾錦五十疋,錢三萬,并金帶駿馬,仍除晉陽 令。天保初,加寧遠將軍,頗為顯祖所知。侍帝,嘗與左 右飲酒曰:『快哉大樂』!紘對曰:『亦有大樂,亦有大苦』。帝 曰:『何為大苦』?紘曰:『長夜荒飲不寤,亡國破家,身死名 滅,所謂大苦』。」帝默然。後責紘曰:「爾與紇奚舍樂同事 我兄弟,舍樂死,爾何為不死?」紘曰:「君亡臣死,自是常 節。但賊豎力薄斫輕,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獻反縛紘, 長廣王捉頭,帝手刃將下,紘曰:「楊遵彥、崔季舒,迯走 避難,位至僕射、尚書。冒死效命之士,反見屠戮,曠古 未有此事。」帝投刃於地曰:「王師羅不得殺。」遂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