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菲食,聖主之所安;金屋瑤臺,驕主之作麗。故有道之 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願陛下使之以時, 則力不竭;不用而息之,則人胥悅矣。」充容名惠,孝德 之女,堅之姑也。文彩綺麗,有若生知。太宗崩,哀慕而 卒,時人傷異之。

房。元齡與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監竇德素,問之曰: 「北門近來有何營造?」德素以聞太宗。太宗謂元齡、士 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小小營造,何妨卿事?」元 齡等拜謝。魏徵進曰:「臣不解陛下責亦不解。」元齡等 謝:「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不知? 責其訪問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為若是,當助陛下 成之;所為若非,當奏罷之。此乃事君之道。元齡等問 既無罪,而陛下責之,元齡等不識所守,臣實不喻。」太 宗深納之。

高麗莫離支,蓋蘇文貢白金。褚遂良進曰:「莫離支弒 其君,陛下以之興兵將弔伐,為遼東之人報主之恥。 古者討弒君之賊,不受其賂。昔宋督遺魯君以郜鼎, 桓公受之於太廟,臧哀伯諫以為不可。《春秋》書之,百 王所法。受不臣之筐篚,納弒逆之朝貢,不以為愆,何 以示後?臣謂莫離支所獻不宜受。」太宗從之。

總章中,高宗將幸涼州,時隴右虛耗,議者以為非便。 高宗聞之,召五品已上謂曰:「帝五載一巡狩,群后四 朝,此蓋常禮。朕欲暫幸涼州,如聞中外咸謂非宜。」宰 臣已下莫有對者。詳刑大夫來公敏進曰:「陛下巡幸 涼州,《宣王略》,求之故實,未虧令典。但隨時度事,臣下 竊有所疑,既見明敕施行,所以不敢陳默。奉敕顧問, 敢不盡言。伏以高麗雖平,扶餘尚梗,西道經略,兵猶 未停。且隴右諸州,人戶寡少,供待車駕,備挺稍難。臣 聞中外,實有竊議。」高宗曰:「既有此言,我止度隴,存問 故老,蒐狩即還。」遂詔停西幸。擢公敏為黃門侍郎, 袁利貞為太常博士。高宗將會百官及命婦於宣政 殿,并設《九部樂》。利貞諫曰:「臣以前殿正寢,非命婦宴 會之地;象闕路門,非倡優進御之所。望請命婦會於 別殿,九部樂從東門入,散樂一色。伏望停省後於三 殿別所,自可備極恩私。」高宗即令移於麟德殿。至會 日,使中書侍郎薛元超謂利貞曰:「卿門傳忠鯁,能獻 直言,不加厚賜,何以獎勸!」賜綵百疋。遷祠部員外。 李君球,高宗將伐高麗,上疏諫曰:「心之痛者不能緩 聲,事之急者不能安言,性之忠者不能隱情。且食君 之祿者死君之事。今臣食陛下之祿,其敢愛身乎?臣 聞《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兵者凶器,戰者危事,故聖主重行之也。畏人力之盡, 恐府庫之殫;懼社稷之危,生中國之患。且高麗小醜, 潛藏山海』」,得其人不足以彰聖化,棄其地不足以損 天威。文多不載,疏奏不報。

《唐書褚遂良傳》:高宗將立武昭儀,召長孫無忌、李勣、 于志寧。及遂良入,帝曰:「『罪莫大於絕嗣,皇后無子,今 欲立昭儀,謂何』?遂良曰:『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 疾,執陛下手,語臣曰:『我兒與婦今付卿』。且德音在陛 下耳,何遽忘之?皇后無它過,不可廢』。帝不悅,翌日復 言,對曰:『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請更擇貴姓。昭儀昔事 先帝,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帝羞默。遂良因致笏殿 階,叩頭流血曰:「還陛下此笏,丐歸田里。」帝大怒,命引 出。武氏從幄後呼曰:「何不撲殺此獠?」無忌曰:「遂良受 顧命,有罪不加刑。」會李勣議異,武氏立,乃左遷遂良 潭州都督。

《徐有功傳》:「有功遷司刑丞,時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謀 己,於是周興、來俊臣等揣識后指,置總監牧院諸獄, 捕將相俾相鉤逮,掩搦護送,楚掠凝慘。又汙引天下 豪桀,馳使者即按一切以反論,吏爭以周,內窮詆相 高,后輒勸以官賞,於是以急變相告,言者無虛日。朝 野震恐,莫敢正言。獨有功數犯顏爭枉直,后厲語折」 抑有功,爭益牢。時博州刺史瑯琊王沖責息錢於貴 鄉,遣家奴督斂,與尉顏餘慶相聞知。奴自市弓矢還。 會沖坐逆誅,魏州人告餘慶豫沖謀,后令俊臣鞫治, 以反狀聞。有司議餘慶更《永昌赦》法,當流。侍御史魏 元忠謂:「餘慶為沖督償通書合謀明甚,非曰支黨,請 殊死,籍其家。」詔可。有功曰:「『《永昌赦令》,與虺貞同惡,魁 首已伏誅,支黨未發者原之。《書》曰:『殲厥渠魁』,律以造 意為首』。尋赦已伏誅,則魁首無遺。餘慶赦後被言,是 謂支黨。今以支為首,是以生入死。赦而復罪,不如勿 赦;生而復殺,不如勿生。竊謂朝廷不當爾。」后怒曰:「何 謂魁首?」答曰:「魁者大帥,首者元謀。」后曰:「餘慶安得不 為魁首?」答曰:「若魁首者,虺貞是已。既已伏誅,餘慶今 方論罪,非支黨何?」后意解,乃曰:「公更思之。」遂免死。時 左右數百人,皆縮項不敢息,而有功氣定言詳,巀然 不撓。

《大唐新語》:周興、來俊臣,羅織衣冠,朝野懼慴。御史大 夫李嗣真上疏諫曰:「臣聞陳平事漢祖,謀疏楚之君 臣,乃用黃金七十斤,行反間之術。項羽果疑臣下,陳 平之計遂行。今告事紛紜,虛多實少,如當有凶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