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宜合兵以取山西諸部』。」詔答曰:「夏人或與大石合謀 為釁,不可不察,其嚴備之。」七年,泰州路都統婆盧火 奏:「大石已得北部二營,恐後難制,且近群牧,宜列屯 戍。」詔答曰:「以二營之故發兵,諸部必擾,當謹斥候而 已。」八年,遣耶律余睹、石家奴、拔离速追討大石徵兵 諸部,諸部不從,石家奴至兀納水而還。余睹報元帥 府曰:「聞耶律大石在和州之域,恐與夏人合,當遣使 索之。」夏國報曰:「小國與和州壤地不相接,且不知大 石所往也。」皇統四年,回紇遣使入貢,言大石與其國 相鄰,大石已死,詔遣韓奴與其使俱往,因觀其國風 俗。加武義將軍,奉使。大石韓奴去後,不復聞問。大定 中,回紇移習覽三人至西南招討司貿易,自言「本國 回紇鄒括番部,所居城名骨斯訛魯朵,俗無兵器,以 田為業,所獲十分之一輸官。耆老相傳,先時契丹至, 不能拒,因臣之。」契丹所居屯營,乘馬行,自旦至日中 始周匝。近歲,契丹使其女壻阿本斯領兵「五萬北攻 葉不輦等部族,不克而還,至今相攻未已。」詔曰:「此人 非隸朝廷番部,不須發遣,可於咸平府舊有回紇人 中安置,毋令失所。」是歲,粘拔恩君長撒里雅寅特斯 率康里部長孛古及戶三萬餘求內附,乞納前大石 所降牌印,受朝廷牌印。詔西南招討司遣人慰問,且 觀其意。禿里余睹通事阿魯帶至其國,見撒里雅,具 言願歸朝廷,乞降牌印,無他意也。因曰:「往年大國嘗 遣粘割韓奴自和州往使。大石既入其境,大石方適 野,與韓奴相遇,問:『韓奴何人,敢不下馬』?」韓奴曰:「我上 國使也,奉天子之命,來招汝降,汝當下馬聽詔。」大石 曰:「汝單使來,欲事口舌邪?」使人捽下,使韓奴跪,韓奴 罵曰:「反賊,天子不忍於爾,加兵遣招汝。爾縱不能面 縛請罪闕下,亦當盡敬天子之使,乃敢反加辱乎?」大 石怒,乃殺之。此時大石林牙已死,子孫相繼,西方諸 部仍以「大石」呼之。余睹阿《魯帶》還奏,并奏韓奴事。世 宗嘉韓奴忠節,贈昭毅大將軍,召其子永和縣商酒 都監詳古、汝州巡檢婁室諭之曰:「汝父奉使萬里,不 辱君命,能盡死節,朕甚閔之。」以《詳古》為尚輦局直長, 遷武義將軍;婁室為武器署直長。

曹珪子弼

按《金史忠義傳》:「珪,徐州人。大定四年,州人江志作亂, 珪子弼在賊黨中,珪謀誅志,并弼殺之。尚書省議當 補二官雜班敘。詔曰:『珪赤心為國,大義滅親,自古罕 聞也。法雖如是,然未足以當其功,更進一官,正班用 之』。」

溫迪罕蒲睹 徒單賽里 赤盞胡失荅 鶴

壽 完顏木里骨 完顏辭不失 、赤盞胡失賴 加古買住 完顏速沒葛 高彭祖

按《金史忠義傳》:蒲睹為兀者群牧使。西北路契丹撒 八等反,諸群牧皆應之。蒲睹聞亂作,選家奴材勇者 數十人,給以兵仗,陰為之備。賊不得發,乃紿諸奴曰: 「『官閱兵器,願借兵仗以應閱』。諸奴以為實然,遂借與 之。明旦,賊至,蒲睹無以禦之。賊執蒲睹而問之曰:『今 欲反未』?蒲睹曰:『吾家世受國厚恩,子姪皆仕宦,不能 從汝,反而累吾族也』。」賊怒,臠而殺之,子與孫皆與害。 是時,迪斡群牧使徒單賽里、副使赤盞胡失荅,耶魯 瓦群牧使鶴壽,歐里不群牧完顏朮里骨、副使完顏 辭不失,卜迪不部副使赤盞胡失賴,速木典糺詳穩 加古買住,胡睹糺詳穩完顏速沒葛,轄木糺詳穩高 彭祖等皆遇害。鶴壽鄆,王昂子,本名吾都不,五院部 人老和尚率眾來招鶴壽與俱反。鶴壽曰:「吾宗室子, 受國厚恩,寧殺我,不能與賊俱反。」遂與二子皆被殺。

石抹元毅

按《金史忠義傳》:「元毅本名神思,咸平府路酌赤烈猛 安莎果歌仙謀克人也。以廕補吏部令史,再調景州 寧津令。有劇盜,白晝恣刦為民害,元毅以術防捍,賊 散去。入為大理知法,除同知亳州防禦使事。使省,檄 錄陝右五路刑獄,無冤人,復委受宋歲幣。故事,有私 遺物,元毅一無所受。明昌初,驛召為大名等路提刑」 判官,以最遷汾陽軍節度副使。時石、嵐間賊黨嘯聚, 肆行剽掠,朝廷命元毅捕之。賊畏而遁,元毅追襲,盡 殪之,二境以安。遷同知武勝軍節度使事。別郡有殺 人者,屢鞫不伏,元毅訊不數語,即具服。河東北路田 多,山坂磽瘠,大比時定為上賦,民力久困,朝廷命相 地更賦,元毅以《三壤法》平之,民賴其利。改彰德府治 中,尋以邊警授撫州刺史。會邊將失守,芻糧馬牛,焚 剽殆盡。元毅率吏卒三十餘人,出州經畫軍餉。卒與 敵遇,州倅暨從吏堅請還,元毅曰:「我輩責任邊守,遇 敵而奔,其如百姓何?縱得自安,復何面目朝廷乎!」遂 執弓矢令眾,眾感其忠,爭為效死。元毅力戰,射無不 中。敵去而復合,元毅氣愈厲,鏖戰久之,眾寡不敵,遂 遇害,時年四十七。事聞,上深驚悼,贈信武將軍,召用 其子世勣侍儀司承應。世勣後登進士第,奏名之日, 上謂宰臣曰:「此神思子邪?」歎賞者久之。元毅性沈厚, 武勇過人,每讀書見古人忠義事,未嘗不嗟歎賞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