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喜動顏色,故臨難能死所事云。

伯德梅和尚

按《金史忠義傳》:「梅和尚,泰州人也。性鯁直,尚氣節。正 隆五年,收充護衛,授曷魯碗群牧副使。未幾,復召為 護衛十人長,改尚廄局副使,遷本局使,轉右衛將軍、 拱衛使。典尚廄者十餘年,積勞特遷官二階,除復州 刺史。明昌初,為西北路副招討,改秦州防禦使,升武 勝軍節度使。六年,移鎮崇義軍。時有事北邊,左丞相」 夾谷清臣行省於臨潢,檄為副統。會敵入臨潢,梅和 尚暨護衛闢合土等領軍逆擊之,敵積陣以等,梅和 尚直擣其陣,殺傷甚眾。敵知孤軍無繼,聚兵圍之,度 不能免,乃下馬相背射,復殺百餘人,矢盡,猶以弓提 擊,為流矢所中死,闢合土等皆沒。上聞之震悼,詔贈 龍虎衛上將軍,躐遷十階,特賜錢二十萬,命以禮葬 之物皆官給。以其子都奴為軍前猛安,中奴護喪,就 差權同知臨潢府事李達可為敕祭使,同知德昌軍 節度使事石抹和尚為敕葬使。承安五年,上諭尚書 省曰:「梅和尚死王事,其子都奴從軍久有功,其議所 以酬之。」乃命為典署丞。

魏全 蒲烈古

按《金史忠義傳》:「全,壽州人。泰和六年,宋季爽圍壽州, 刺史徒單羲盡籍城中兵民及部曲廝役,得三千餘 人,隨機拒守,堅甚。羲善撫御,得眾情,雖婦人皆樂為 用。同知蒲烈古中流矢卒,羲益勵不衰,募人往斫爽 營,全在選中,為爽兵所執。爽謂全曰:『若為我罵金主, 免若死』。全至城下,反罵宋主,爽乃殺之,至死罵不絕」 口。僕散揆遣河南統軍判官乞住及買哥等以騎二 千人救壽州,去壽州十餘里與爽兵遇,乞住分兩翼 夾擊爽兵,大破之,斬首萬餘級,追奔至城下,拔其三 柵,焚其浮梁。羲出兵應之,爽兵大潰,赴淮死者甚眾。 爽與其副田林僅脫身去,餘兵脫者十之四。詔遷羲 防禦使,乞住同知昌武軍節度使事,買哥河南路統 軍判官。贈蒲烈古昭勇大將軍,官其子圖剌,贈全宣 武將軍、蒙城縣令,封其妻為「鄉君,賜在州官舍三間、 錢百萬,俟其子年至十五歲收充,八貫石正班局分 承應用。」所贈官蔭,仍以全死節,送史館,鏤板頒諭天 下。

韓玉

按《金史》本傳:「玉字溫甫,其先相人。曾祖錫,仕金,以濟 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經義、辭賦兩科進士,入翰林, 為應奉應制,一日百篇,文不加點。又作《元勳傳》稱旨, 章宗嘆曰:『勳臣何幸,得此家作傳邪』?泰和中,建言開 通州潞水漕渠,船運至都。陞兩階,授同知陝西東路 轉運使事。大安三年,都城受圍,夏人連陷邠、涇,陝西」 安撫司檄玉以鳳翔總管判官為都統府募軍,旬日 得萬人,與夏人戰,敗之,獲牛馬千餘。時夏兵五萬方 圍平涼,又戰於北原,夏人疑大軍至,是夜解去。當路 者忌其功,驛奏「玉與夏寇有謀。」朝廷疑之,使使者授 玉河平軍節度副使,且覘其軍。先是,華州李公直以 都城隔絕,謀舉兵入援,而玉恃其軍為可用,亦欲為 勤王之舉,乃傳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禍有所基。始自 賊臣貪容姦賂,繼緣二帥貪固威權。」又云:「裹糧坐費, 盡膏血於生民;棄甲復來,竭資儲於國計。要權力而 望形勢,連歲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誰無死,有臣子之 當然;事至於今,忍君親之弗顧。勿謂百年身後虛名, 一聽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顏以居人世?」公直一軍, 行有日矣,將有違約。國朝人有不從者,輒以軍法從 事。京兆統軍便謂公直據華州反,遣都統楊珪襲取 之,遂寘極刑。公直曾為書約玉,玉不預知,其書乃為 安撫所得。及使者覘玉軍,且疑預公直之謀,即實其 罪。玉道出華州,被囚死於郡學,臨終書二詩壁間,士 論冤之。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祿仕。藏其 父臨終時手書云:「此去冥路,吾心浩然,剛直之氣,必 不下沈,兒可無慮,世亂時艱,努力自護,幽明雖異,寧 不見爾?」讀者惻然。

徒單航

按《金史忠義傳》:「航一名張僧,駙馬樞密使某之子也。 父號九駙馬。衛王有事北邊,改授都元帥,仍權平章, 殊不允人望。張僧時為吏部侍郎,力勸其父,請辭帥 職,遂拜平章。至寧元年,胡沙虎弒逆,降航為安州刺 史。會北兵大至,城下聲言都城已失守,汝可速降。航 謂其民曰:『城守雖嚴,萬一攻破,汝輩無孑遺矣。我家 兩世駙馬,受國厚恩,決不可降,汝輩計將安出』?」其民 曰:「太守不屈,我輩亦何忍降?願以死守。」航乃盡出家 財以犒軍民,軍民皆盡力備禦。又五日,城危,航度不 可支,謂其妻孥曰:「今事急矣,惟有死爾。」乃先縊其妻 孥,謂其家人曰:「我死即撤屋焚之。」遂自縊死。城破,人 猶力戰,曰:「『太守既死,我輩不可獨降』。死者甚眾。」

鄯陽 完顏石古乃

按《金史忠義傳》:鄯陽宗室子為符寶祗候,完顏石古 乃為護衛十人長。至寧元年八月,紇石烈執中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