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十二月,貞以禮部郎中攝國子祭酒,與恩州刺史, 攝武衛軍副都指揮使粘割合達河間府判官,攝同」 知順天軍節度使事梅只乞奴,保州錄事攝永定節 度副使伯德《張奴》出議和事。二年,和議成,賞銀二百 兩、重幣十端、「玉吐鶻。」改戶部侍郎,歷沁南、河平、鎮南、 集慶、汾陽軍節度使。貞祐四年,改昭義軍,充潞州經 略使。興定二年,入為工部尚書,由壽州伐宋,攻正陽 有功,權元帥左都監,守晉安府。興定三年十一月,城 破,貞與府官十餘人皆死之。

伯德窊哥

按《金史忠義傳》:「窊哥,西南路咩糺奚人,壯健沉勇。大 元兵克西南路,鄰郡皆降,窊哥獨不屈。貞祐五年,東 勝州已破,窊哥與姚里鴉胡、姚里鴉兒招集義軍,披 荊棘復立州事。河東北路行元帥府承制除窊哥武 義將軍、寧遠軍節度副使,姚里鴉胡武義將軍、節度 判官,姚里鴉兒武義將軍、觀察判官。窊哥等以恩不」 出朝廷,頗懷觖望,縱兵剽掠。興定元年,詔窊哥遙授 武州刺史,權節度使,姚里鴉胡權同知節度使事,姚 里鴉兒權節度副使,各遷官兩階。興定三年,窊哥特 遷三官,遙授同知晉安府事,尋真授東勝軍節度使。 東勝被圍,城中糧盡,援兵絕,窊哥率眾潰圍,走保長 寧寨。詔各進一官,戰沒者贈三官。九月,復被圍,《窊哥》 死之。

移剌阿里合 孔祖湯

按《金史忠義傳》:阿里合,遼人。興定間,累遷霍州刺史。 興定四年正月,移霍州,治好義堡。大元兵至,阿里合 力戰不能敵,兵敗被執,誘使降,阿里合曰:「『吾有死無 貳』。叱使跪,但向闕而立。於是叢矢射殺之。」寶昌軍節 度副使孔祖湯同時被獲,既又令祖湯跪,祖湯不從, 亦死。詔贈阿里合龍虎衛上將軍、恭定軍節度使,祖 湯,資善大夫、同知平陽府事。祖湯,泰和三年進士。

賈邦憲

按《金史忠義傳》:「邦憲,霍州霍邑縣陳村人也。舉進士 第,質直有勇略。大元攻河東,邦憲集居民為守禦計。 既而元兵大至,居民悉降,邦憲棄其家,獨與子懿保 於松平寨。是時權知州事劉珍在寨,與之共守,竟能 成功。珍每欲辟之,邦憲輒以衰老為辭。興定四年十 月,兵復大至,病不能避,與懿俱被執,欲以為鎮西元」 帥,且持刃脅之,邦憲不屈,密遣懿歸松平,遂自剄。贈 奉直大夫、本縣令。

兀顏畏可

按《金史忠義傳》:「畏可,隆安路猛安人。補親軍,充護衛, 除益都總管府判官、中都兵馬副都指揮使,累官會 州刺史。貞祐初,為左衛將軍、拱衛直都指揮使,山東 副統軍、安化軍節度使。土賊據九仙山為巢穴,畏可 擁眾不擊,賊愈熾。東平行省蒙古綱劾奏畏可不任 將帥,朝廷不問。改鎮西軍,權經略副使,歷全安、武勝 軍」,興定四年改泰定軍。是歲五月,兗州破,死焉。

周鼎

按《山西通志》:「鼎字器之,定襄人。幼穎悟,未十歲應童 子試。年十八,取平陽解名登第,釋褐授五臺縣簿。丁 外艱。時中原受兵,所在殘毀,以便宜起定襄丞,民賴 以全活者甚眾。遷陽曲令,仕至朝請大夫。興定間,城 陷,與妻子俱歿於兵。祀五臺、陽曲名宦祠。」

靖安民 郝端

按《金史》本傳:「安民,德興府永興縣人。貞祐初,充義軍, 歷謀克、千戶總領、萬戶都統,皆隸苗道潤麾下,以功 遙授定安縣令,遷涿州刺史,遙授順天軍節度使,充 提控。興定元年,遙授安武軍節度使。二年,遷知德興 府事,中都路總領招撫使。是歲,苗道潤死,安民代領 其眾。行省承制以涿州刺史李瘸驢權中都路經略」 使。三年,詔瘸驢自雄、霸以東,為中都東路經略使,自 易州以西,安民為中都西路經略使,西山義軍屯壘 諸招撫皆隸焉。四年,遙授知德與府事,權元帥左監 軍,行中都西路元帥府事。三月,安民上書曰:「苗道潤 撫定州縣五十餘城,其功甚大。」西京路經略使劉鐸 嫉其功,反間賈瑀、李琛與道潤不協,轉相攻伐,竟以 陰謀殺道潤。鐸令所部劉智元等掠鎮撫孫資孫、招 撫楊德勝家人二十餘口,錮之山寨,若鐸常居此,恐 致敗事。劉鐸亦遣副使劉璋詣南京自訴,且言:「安民 侵入飛狐之境,冒濫封拜,誘惑人心」;強抑總領馮通 等輸銀粟;索飛狐總領王彥暉彈壓劉智元、杜貴欲 充偏裨,彥暉等拒之,輒殺貴而杖智元,竟驅彥暉而 去。又言:「經略職卑,以致從宜李柏山等日謀見害,乞 許罷去。」廷議:「劉鐸本行招誘逋亡,今乃與安民互相 論列,以起爭端。苗道潤死,安民實代領其眾。彥暉等 軍本隸道潤,當聽安民節制。」乃召鐸還。頃之,封易水 公,以涿易、安肅、保州、君氏川、季鹿、三保、河北江礬山 寨、青白口、朝天寨、水谷、懽谷、東安寨隸焉。十月,安民 出兵至礬山,復取檐車寨。大元兵圍安民所居山寨, 守寨提控馬豹等以安民妻子及老弱出降。安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