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5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本同歸,而陰陽殊別。」於是傚其章句,作《女孝經》。綱舉 目張,一準先聖。立言垂訓,專屬房帷。若以班氏為女 中之尼父,諸女為女中之曾參,首以開宗明義,謂「一 孝徹於三靈」,揭大端也,次之;「后妃知《關睢》之樂,窈窕 次之;夫人知專直之保宗廟,次之;邦君知禮法之守, 祭祀,次之;庶人知蠶織之為義利」,示大概也。曰事舅 姑,愛敬推自父母,婦職也。曰「三才承乾,猶之一天」,妻 道也,曰「孝治雍睦,洽於上下」,廣仁也;曰「賢明聞見,比 於媵妾」,廓智也,曰「紀德行,則備五而除三」,而天夫之 義益彰。曰「五刑」,則禁妬寡欲,而逮眾之惠益溥。曰「廣 要道」,曰「守信」,曰「廣揚名,則異接而咸宜。居貞而守一, 行成而譽著。」諫諍,匡惡也。胎教,善鞠也。母儀,式穀也。 終之舉惡,昭大戒也。或引經以終義,或援古以證說, 雖言歉於雅馴,而意切於懲勸,即大家之口吻,諄諄 著明。若孔曾之論難,循循有序,表上皇唐,詔頒寰宇, 有裨風化,世所其珍。惜方策之魯魚,期剞劂之燦爛, 楷書圖像,披閱宛然,言同面命,人似起原。如樊如班 如姜,師氏在側;若妹,若驪若夏,荼毒在旁。雖宋高之 御筆,馬遠之繪章,何以加茲?則見女子之孝,圖難如 易,舉大如細,孝道得而婦順明章,婦順明而男教益 顯,誠補先聖之未逮,端《閨範》於無窮者也。如曰不然, 請問來哲

《古今女史序》
趙如源

傳以四德,高婦行,次具婦言,則女紅其後也。古者,璿 宮以才人誦箴記事,每供應對,則女學士其選矣。昔 司馬光嘗謂風化之原,本於男女,《易》以陰陽合德,為 中和之至。詎謂女史可偏廢乎?譬之天道,如歉於飛 霜冷露,則四時元氣不周;地道廢弱水柔泉,則五行 運化有闕。是以孔子訂《詩》,而《關睢》《麟趾》為王化伊始。 毋論《葛覃》樛木之什,即竹竿雄雉,在所必載,所以風 天下也。三代而下,女德之可風者不知凡幾。獨太姜 太妊太姒,聿啟成周八百基業,嗣而椒閣蘭房,桑壇 織室,奉日月之華者,曾不少替。至於慈令三遷,和丸 畫荻,繩繩為母,世範安可泯然而不與史乘爭烈乎? 大雀東征,擣素自悼,即陳思王且為避舍。若夫臨蘭 修竹,雙鶴樓東,孰非機雲潘左之儔哉?至於徐蕙進 疏之忠也,緹縈上書之孝也,甄氏題詞之節也,李妙 緣,代罪之義也,曹大家,《女誡》之該也,長秋宮《讓表》之 遜也,彤管熠耀,可殫述耶?竊怪夫班史氏之略於婦 行也。余不慧,每於燈窗蘿薜之餘,課子世杰紬繹百 家,漁獵稗官傳載,輯「選古今名媛,自皇娥嫘祖以還, 下迨春秋戰國漢魏六朝,暨唐宋,以及昭代,其間蘭 儀玉度,寶跗芸編,琢玉鏤金,剪霞裁雪,吐鳳唾珠,輝 煌竹冊,文章詩賦,擲地作金聲者,共計二十卷,命之 女史。」蓋與史乘共昭合德之義,俾天下後世曉然知 女學士猶勝鬚眉丈夫哉。其於風化之原,未必無少 補云。

《名山藏列女記序》
何喬遠

賢淑之女,世所不易得也,存之可以輔世道。貞之與 烈,《郡國志》比比有乃。其事雖甚難,而跡多相類,余又 不勝收焉,蓋於此有幸不幸矣。若夫深山巨野之間, 奇節艱貞,不登於君子之載,至泯泯乎無聞者,烏可 謂無人哉?則又余所不得而收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