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5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門之訓,何可廢不講耶?由斯以談,女德在隆古則升, 升則尊經;在叔世則降,降則畔教。閨門之臧否,而天 下之治忽係之矣。此《女孝經》之所由作也。雖其文辭 多襲舊章,軼事未極馴雅,然出於娥眉柔婉笄韋者 流,視古才人學士之作,何多讓焉。乃其憫朝政,悼時 事,而慨然致芹曝之獻,其意念良深遠矣。當是時也, 朝廷嘉納之,行其書於世,若津津乎孝治,而卒無救 於天寶之亂。且也鄭氏以其姪女為永王妃,思用是 為掖庭絃韋,而房陵徙置,內,莫能助之。是編也,不幾 於贅乎哉!然要非經之罪也。讀其書,論其世,即「媯汭」、 「塗山」、「娀㜪」、「妊姒」之隆,夫孰有踰越者乎?女德而竟此, 可以室家,可以國天下矣。萬曆庚寅正月望吉。

《書七誡後》
黃治徵

嗟嗟!女德之所關大矣,與男教並。蓋。天地陰陽,判合 兼資,理有固然。鏡之往古,興廢存亡,天下國家,罔不 由茲。大要以宣淫懷妒,縱逸欲而悖倫常,則以之廢 而亡。守貞逮下,懷淑慎而遵彝教,則以之興而存。其 化之樞,而福之基乎。故《女訓》女則女傳,古人莫不於 是為兢兢。然而樞泥基壞,防潰紀黷,摧敗而不可救 藥者。且相望於世,無亦陰柔嬖嫟,眇論難諭?要在男 教聿修,反躬而樹儀乎?即儀樹矣,而不克令終者,雖 聖哲之門,且以不免,無亦以至,要又在於女子之一 心乎?心恆惕勵,女德其庶幾矣。余睹軼詩,見周之內 德,與周之所以王焉。太姜、太任、太姒,一德相承,三后 克贊。故其《詩》曰:「天立厥配」,曰「維德之行」、曰「俔天之妹。」 然亦以周自太王世德日盛,作求罔替,表正閨門,故 其詩曰:「刑于寡妻。」至於史之所記,端一誠莊,則其房 中所傳,自有心法,故其詩曰「思齊太任」,曰「思媚周姜」, 曰「太姒嗣徽音。」噫!余於是知秉心要矣,刑家急焉。苟 知此義,則於《女訓》諸書直糟粕之,又何有?於班氏《女 誡》區區數章,迺壽之梓何為哉。雖然,人心之善,有感 則興,無感則忘,男教之修,尚資經籍,矧茲《女誡》,余諦 觀之,知其裨於女德者,匪淺鮮也。女德象坤,坤道承 乾,故推厥生,寢地示下,弄瓦示勤,見廟示祀,主卑弱 也,揭之為第一。其次則有夫婦之義矣。婦之事夫,猶 夫御婦不先之學。婦道曷全,故誡其知學,而以夫婦 為第二。柔順利貞,婦之要也。男恐如鼠,女恐如虎,故 誡其止足恭下,而以敬慎為第三。「德容言功」,婦之行 也。德匪才名,言匪辨口,容匪美麗,功匪工巧,故誡其 慎修,而以婦行為第四。婦一夫也,人一天也,天不可 二,夫不可再,故誡其居貞,而以專心為第五。婦之舅 姑,夫之父母,是非曲直,反唇相稽,即爾專「心,終非淑 德」,故誡其聽順而以曲從為第六。婦之叔妹伯姒之 類,自高自驕,不謙不順,庭有閒言,姑嫜靡樂,故誡其 去驕盈,守謙順,而以和叔妹為第七。分章列目,井井 有條,意屬義聯,繩繩有序,出經入史,班班有據,故讀 《卑弱》而知女德之大端,讀《夫婦》而知典學之為要,讀 《敬順》而知犯剛之速戾,讀《婦行》而知立身之有度,讀 《專心》而知貞烈之寡過,讀《曲從》,讀《和叔妹》而知家人 之攸宜。是誡也,真所謂約而遠,微而臧,其裨於女教 者大,而作婦順者深也。故史臣紀之列傳,而余特表 章為一書。楷錄其文,圖畫其像,俾讀其文,則由文而 見意;觀其像,則由像而識心。且兼其註,俾人由註而 得文。閨門「之暇,房帷之中,保姆在前,妾媵在後,目無 異視,口無異說,心無異思,女德其有進乎?」且也班氏 之賢,具載史籍,《女誡》固其躬行心得之餘者,誠因是 而想見其為人,一慕傚之,則家班氏而戶大家,其所 不可傳者在我。此誡亦直糟粕之可矣。昔慈闈母吳 夫人,幼時受此誡,不幸早世,淑德猶著閨門。是刻也, 亦志思云。

《書女孝經後》
前人

大哉,孝之為德也。分渾元而立體,經義貫於兩儀;資 品彙以順名,道德苞乎萬象。蓋有生則有倫,倫莫鉅 於二人;有倫則有孝,孝實貫乎百行,孝之所為大也。 然若可望於君子,未可望於匹婦。詎知婦質陰而配 陽,處房帷而相夫子,匪僮僮何以助奠?匪怡怡何以 承懽?暌乖則家人離,溺僻則群小慍,女子之孝,所為 「大也。」顧一本同氣,男之孝萌自孩提;異姓殊族,女之 孝猶俟推類。夫家云內,性非天然,蘋藻有齊,寒煥溫 色,匪石匪席,宜室宜家,淑媛寡能,愚婦鮮喻,女子之 孝所為難也。但世有克孝者,或母儀於率土,或章順 於闤闠,或終譽於夙夜,或善則於不朽,或動天地而 迓休徵,或感神明而昭景福。無論徽音,即言叔季,代 粒以乳,冒刃,全生提甕不以貴寵驕盈,斷鼻不以存 亡改易,以昌祚裔,以延年齡,以察神明,以孚魚鳥,班 班史冊,不可枚數,不則匱神斬祚,敗類玷躬,此又女 子之孝,得失之林也。夫道大不可以小視,事難不可 以易舉,法其所以得,戒其所以失,曷以哉?載籍言孝, 無慮百端,《孝經》一書,實為簡要。章僅十八,義徹重元。 蓋宣尼之遺言,孝子之龜鑑也。有唐鄭氏,有慨於中, 謂「閨門章缺,女孝未詳。雖道無二致,而天地則懸;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