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1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太宗疏》《狄仁傑諫武后營大像疏》僅寥寥數言,而韓 愈《平淮西碑》則全載之。夫史以記事詔疏俱國事之 大,反不如碑頌乎?柳宗元《貞符》乃希恩飾罪之文 與?

相如之《封禪頌》異矣,載之尤為無識。

《舊唐書》雖頗涉煩蕪,然事蹟明白,首尾該贍,亦自可 觀。其中《唐臨傳》「今上」字再見,《徐有功澤王上金傳》「今 上」字各一見,皆謂元宗,蓋沿故帙而未正者也。《懿宗 紀》咸通十三年十二月,李國昌小男克用殺雲中防 禦使段文楚,據雲中自稱防禦留後。則既直書其叛 亂之罪,而《哀帝紀》末云中興之初,《王處直傳》稱莊宗 《王鎔》《鄭從讜》《劉鄴》《張濬傳》,各有「中興」之語,自相矛盾。 按此書纂于劉昫,後唐末帝清泰中為丞相,監修國 史,至晉少帝開運二年,其書始成。《冊府元龜》言:「戶 部侍郎張昭遠、起居郎賈緯、祕書少監趙熙、吏部郎 中鄭受益、左司員外郎李為光等修上,其賜綵繒銀 器并及前朝。」劉昫,當時避晉高祖嫌名,或謂之「李氏 書。」

朝代遷流,簡牘浩富,不暇遍詳,而並存之。後之讀者, 可以觀世變矣。

楊朝晟,一人作兩傳,一見七十二卷,一見九十四卷。 宋吳元美作吳縝《新唐書糾繆序》曰:「唐人稱杜征南、 顏祕書為左丘明、班孟堅忠臣。」今觀其推廣發明二 子,信有功矣。至班、左語意乖戾處,往往曲為說以會 附之,安在其為忠也?今吳君於歐、宋大手筆,乃能糾 謬纂誤,力裨前闕,殆晏子所謂「獻可替否,和而不同」 者,此其忠何如哉!然則唐人之論忠也,陋矣。可謂卓 識之言

唐人作書,無所回避,孫樵所作《西齋錄》,乃是私史。至 于起王氏已廢之魂,上配天皇,條高后擅政之年,下 繫中宗,大義凜然。視孔子之溝昭墓道,不書定正,而 抑且過之矣。案此說本之沈既濟駮吳兢《史議》,謂當 并天后於《孝和紀》,每歲書「某年春正月,皇帝在房陵。」


太后行某事,改某制,則紀稱孝和,而事述太后,名禮 兩得。至于姓氏名諱,入宮之由,歷位之資,及才藝智 略,年辰崩喪,別纂入《皇后傳》,列于廢后、王庶人之下, 題其篇曰「則天順聖武皇后」云。事雖不行,而史氏稱 之